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 实施合同节水 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4-10-31 10:47:15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谷太磊 通讯员 王黎明

  合同节水管理,是节水服务运营商通过合同管理方式,募集社会资本,集成先进适用的节水技术,对指定项目进行节水技术改造,建立长效节水管理机制,用获得的节水效益支付技术改造全部成本,分享节水效益的新型市场化模式。一直以来,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为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效缓解水资源压力,激发市场活力,强化政策引导,大力推动重点领域合同节水管理,满足城市和工业用水需求。

  2024年,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投资1.11亿元,建设再生水利用工程,为示范区工业、生态环境提供水源。该工程建设提升泵站3座、再生水管道31.9千米,集中处理第一、二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再生水,为城市工业、生态环境等提供水源,减少地下水的开采,保护地下水资源。其中第一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建设规模1万立方米/日,主要供给市政用水、蟒河东湖补水等,第二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建设规模4万立方米/日,主要供给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沁北电厂、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工业企业使用。通过政府职能部门积极协调,该项目建设单位与用水单位签订意向书20余份,使用再生水量达到1000余万立方米。

  加强领导,高位推进再生水利用工作。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组建再生水利用推进小组,成员由水利、住建、环保等单位分管领导组成,全方位推进该项工作,示范区督察部门不定期跟踪督导,定期通报有关问题,领导小组召开专题协调会议,及时解决问题,有力地保证项目顺利推进。

  加强部门协调,积极开展再生水建设工作。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水利局积极与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沟通,协调济源市城投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征求相关职能部门及部分企业等近20家单位意见。最后,部门之间达成共识,提交济源示范区投资委员会审核通过,为再生水项目顺利落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加强宣传,积极引导企业使用再生水。水资源专项检查等检查活动期间,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水利局工作人员进入企业,主动与企业沟通,讲解用水政策,引导企业如何有效利用、高效节约水资源,国家在再生水利用方面有政策给予支持,企业利用再生水,可以免征水资源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进一步减轻税收负担。企业也表示工程建成后具备使用条件,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多利用再生水,减少地表、地下新鲜水的取用,与企业签订用水意向书20余份。

  工程建成后,近期,可供现有工业企业再生水量约1100万立方米/年左右,市政可用再生水约219万立方米/年左右;远期,工业企业再生水用量可达1500万~2000万立方米/年,市政再生水用量可达300万~350万立方米/年,年可节约新水使用量达1800万~2350万立方米/年,用水单位共可减少水资源税720万~940万元。再生水的利用,进一步为示范区提供了水资源保障,促进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