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跨越发展建强省域副中心城市

2024-11-04 09:56:57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马连华 张彤 实习生 吴白琰

  南阳古称“宛”,不仅是全省国土面积最大、户籍人口最多、经济总量第三的省辖市,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河南省副中心城市。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2%、全省第四,呈现稳进向好的良好态势,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南阳实践迎来广阔发展前景。”10月31日,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南阳专场新闻发布会,南阳市委书记王智慧介绍了南阳市“建强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奔向新辉煌”的规划设计。

  做强产业硬支撑 打造制造业创新发展新高地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近年来,南阳市坚持产业立市、兴工强市,统筹推进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布局,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围绕省定‘7+28+N’产业链群,结合南阳实际,重抓重推‘7+17’产业链群培育。”王智慧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南阳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0个实现正增长、24个实现两位数增长,淅减公司增长66.5%、金冠电气增长65.8%、煜众精密机械增长49.7%,牧原集团盈利110亿元,预计全年绿色食品、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集群产值将分别突破1700亿元、900亿元、850亿元。

  同时,南阳市还持续抓实“三个一批”,今年上半年省重点项目建设综合考评全省第一,前三季度1261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8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5.9%。投资20亿元的汉冶特钢升级改造、投资35亿元的众德高端汽车零部件、投资20亿元的乐凯华光高阻隔膜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在科研领域,南阳市建成1590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牧原实验室被纳入省实验室体系,第一个转化项目——投资17.4亿元的异亮氨酸项目将于11月初正式投产;高性能生物基降解食品包装材料等7个项目通过评审立项。院士工作站达5家,居全省第二。

  培育绿色新引擎 打造高效生态经济引领区

  “南阳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地,既是生态富集区,也是生态敏感区。”王智慧介绍,南阳市持续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擦亮生态底色。

  围绕保障南水北调中线“三个安全”,南阳市全力保水质、全域优生态、全时护运行,坚决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水源地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标准,已累计安全送水超680亿立方米,相当于4600多个西湖的水量,惠及沿线超1.4亿人。

  数据显示,南阳市造林总量常年全省第一,森林覆盖率达40.51%。入选全国第二批市级水网先导区。获评生态环境部“2023年度生态环境领域激励表扬城市”称号。

  南阳市还以生态产品经营开发和保护补偿为重点,推动林业碳汇、土地使用权、矿业权等自然资源权益交易。加快月季产业高质量发展,年产值超30亿元。深入实施“宛美旅游”战略,前三季度累计接待游客7790万人次,实现总收入608.8亿元,分别增长4%和37.6%。

  畅通发展大通道 打造全国枢纽经济先行区

  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南阳市着力完善现代交通体系,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业,推动“要素流”加快转化为“价值流”。

  依托大交通发展大物流,京东(邓州)智慧物流港正式开园,豫资海元一期试运营,省级物流企业数量稳居全省前列。

  今年以来,南阳城市体检基本完成,城市更新稳步推进,550多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15条“断头路”建成通车,新建申伯公园等12个综合公园,400多个口袋公园星罗棋布,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品质持续提升。

  “高标准建设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南阳联动创新区。2022年以来,累计发运中欧班列货柜1000余个、货值超2亿美元。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出口连续7年全国第一,淅减公司等一批本土企业走向世界。”王智慧表示,通过以枢纽强产业、以城乡聚要素、以通道链全球,南阳的开放之路越走越宽、开放之门越开越大。

  建设康养目的地 打造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心

  作为医圣张仲景的故里,南阳也是世界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是全国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承载地。近年来,南阳市发挥医圣故里优势,加快建设全球中医圣地、全国中医高地、全国中医药名都。

  目前,南阳市拥有中医医院74家、中医诊所近千家、中医医师万余名,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建成运营,“万名中医师家庭签约服务”经验在全国推广。

  为做强产业全链条,南阳还大力实施“中医药+”计划,育道地“名药”,壮中药“名企”,兴南阳“名艾”,建康养“名城”。全市规模化中药材种植面积195万亩、占全省1/3;拥有宛西、福森等规上现代中药企业55家;“南阳艾”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艾产业市场占有率超全国的70%;中医药产业年产值突破400亿元,入选中国中药产业综合实力30强城市。

  为擦亮医圣金名片,南阳还大力弘扬医圣文化,医圣文化园一期建成开园;成功举办16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和11届仲景论坛,张仲景博物院获评国家第二批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加快‘建强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奔向新辉煌’,在全国百强城市排名中不断争先进位,为河南‘奋勇争先、更加出彩’作出南阳新的更大贡献。”王智慧表示。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