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10年 “南水”千里奔流 润泽北方大地

2024-11-05 09:44:04   来源:河南经济报

  今年是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10周年。10年来,工程累计调水超760亿立方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充分释放,初步构筑起我国“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网总体格局。

  一条调水线 40多座大中城市受益

  民生为上、治水为要。历经半个世纪论证、数十万建设者十多载奋战、3000多个日夜精心管护,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有力改善了北方地区特别是黄淮海地区水资源条件和水资源承载能力,为40多座大中城市提供稳定水源,受益群众达1.85亿人。

  ——南北调配,水资源格局不断优化。

  “南水”从中线渠首跋涉15天来到北京,助力北京形成“南水”、密云水库水、地下水三水联调格局,全市年人均水资源量由100立方米提高到150立方米左右。

  不只是京津,在河北,中线与廊涿、保沧、石津、邢清4条大型输水干渠构建“一纵四横”供水网络体系;在山东,东线与本地水网共同构架成“T”字形水网。

  ——城乡一体,群众饮水安全更有保障。

  世纪工程传递民生温度。一座座水厂、一条条管网与南水北调东中线相交相织。随着受水区配套工程不断完善,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受益范围正由大中城市向农村拓展,280多个县(市、区)受惠,为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九成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条生态线 中线水质稳定达Ⅱ类

  治水治污,一渠清水永续北上。

  看东线,山东推动造纸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江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东线沿线36个控制断面水质达标率由规划时的3%提高到通水后的100%,东线水质稳定达Ⅲ类。

  看中线,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建立健全水质监测体系,涵盖123项水质监测指标,“监测、保护、应急、科研”为一体的水质保护体系逐渐完善,中线水质稳定达Ⅱ类。

  一条发展线 南北方协调发展的水资源保障更坚实

  区域协调发展有了“保障水”。南水北调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沿线地区以水定产,不断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有了强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和水安全保障。

  一渠连通南北,畅通国内大循环。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南水北调破解北方水资源制约难题,促进南北之间各类资源和经济要素优势互补、畅通流动,释放北方优势产业潜力,提高整体资源配置效率,为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夯实了水资源支撑。(王浩)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