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罗山县支行 当好服务经济“生力军”

2024-11-12 11:27:06   来源:河南经济报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日益复杂多变的背景下,金融服务作为连接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重要桥梁,其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为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今年以来,农行罗山县支行深入做实金融服务“五篇大文章”,助力金融高质量发展。

  聚焦主业,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该支行积极响应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三农”扶小微,以支持农业、乡村特色产业、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为重点,组建党员服务“三农”先锋队深入田间地头,以资产业务为敲门砖,以重点乡镇和产业集聚区为主阵地,以移动营销PAD、农户信息建档及惠农通等营销工具为手段,做优“三农”金融服务,着力解决农户发展首贷难、融资难的困境。

  该支行高频对接党政机关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积极宣传相关信贷政策,将普惠贷款投放助企纾困作为优化营商环境、解决企业融资的重要抓手,通过深入走访和对接企业,用好“纳税e贷”“抵押e贷”“账户e贷”等品牌产品,为各类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拓宽渠道,提升普惠服务覆盖,扩大对专业市场、商圈、产业园区的服务覆盖,继续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等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满足中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

  合规管理,擘画业务高质量发展新图

  做强案防体系建设。该支行切实担负起案件防控“第一责任”,通过案例通报、异常行为排查、警示教育、党风廉政建设、谈心谈话等手段,明晰法纪“高压线”、公私“警戒线”,把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宣传到位。

  做实重点领域防控。该支行树牢“贷后管理是‘硬规定’,合规发展是‘真本事’”的意识,夯实内部基础管理,尤其是在贷款投放过程中,恪守道德底线,注重从源头、过程和结果三个方面控制风险,通过加强客户调查、评估、监管,确保“真放款,放真款”。

  严防信用风险。该支行实行不良贷款清收常态化,发生一笔、清收一笔,不集中暴露、不集中“灭火”;对新增不良贷款做到能诉尽诉,不错失良机;加大胜诉案件的执行力度,做到能执尽执。

  筑根固魂,打造高绩效客户经理团队

  建立完善客户经理团队,夯实营销基石。该支行高度重视新入行员工的营销力量储备工作,深入挖掘新入行大学生的潜力与积极性,通过组织多样化的竞赛活动,选拔优秀青年人才,为团队注入新的活力。同时,重视客户经理队伍的建设,每个网点从产品专职客户经理着手,积极发掘具有营销潜力的人才,确保每个网点储备有零售及对公专职客户经理,保障营销团队的稳定与高效。

  全员提升,点燃推动发展新引擎。该支行通过一线培训、调研座谈、传帮带等方式,提升客户经理在实际操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持续开展结对帮扶、劳动竞赛、技能竞赛、练兵比武等活动,精进技能,助燃网点全员奋斗之志。树立和宣传身边的典型,采取故事宣讲、荣誉鼓励等方式,激励全员争先创优。

  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以考核促提升。该支行结合实际,制定考核办法,按月按周分配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定期通报、梳理、总结,突出业绩表现这一核心,提高员工个人收入与业绩贡献的关联度,有效调动激发全行员工拓展业务、加快发展的决心与信心,做到以考核促提升、以考核促落实、以考核提实效。

  科创赋能,推动网点数字化转型

  深耕网点商圈场景。该支行以网点为纽带,以“智能掌银”“专业市场版商户”等电子产品为抓手,以特惠商户、合作满减、促销活动为切入点,实现网点、商圈、商户的互动引流,以点带面,逐步搭建,撬动周边商户、客户的资金存、贷款和支付结算需求,重新整合网点周边生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实现批量获客。

  深耕生活消费场景项目。该支行以民生缴费为抓手,重点发展民生类缴费项目,持续增强已上线电费和通信费场景项目,以线上民生缴费带动批量获取客户,不断拓展缴费中心获客能力,加快推进实施市、县两级水费及燃气缴费项目落地,加大对高校、党政机关、中小学校、医疗机构等各领域营销力度,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能力。

  深耕“三农”和普惠场景项目。该支行依托“惠农e通”平台,以“智能掌银”作为支付基础,着眼于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两主线,将电商金融与“三农”客户日常生产生活场景紧密结合,从农村商超、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专业大户等已有的合作关系介入,加快县域和农村支付结算渠道的布局,构建“三农”和普惠“辐射圈式”场景金融服务体系。

  深耕各类智慧场景项目。该支行围绕各类支付场景,重点推进已建立合作关系的客户营销,构建并深化无感停车、智慧出行、智慧物业、智慧医疗等服务模式,加快缴费场景建设由基础场景建设为主向生活消费类智能化、智慧化、综合化场景转变。(汪遐昌)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