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李小宝 通讯员 何婷 苗逢春
这几天,固始县臻正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员工廖燕和她的同事正在加班加点赶制一批需要出口的银针,对她们来说,这已成工作常态。
“我主要负责质检工作,把一些不合格的平头、弯钩都给挑出去,每个月工资3000~5000元,工作比较轻松,还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廖燕说。
固始县臻正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祥杰高中毕业后便在苏州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务工,由于踏实肯干,很快便掌握了针灸针的生产工艺,两年后他返乡创办公司。
“我们公司的发明专利有15项,全都运用到了生产当中,企业效益提高到20%以上,目前,国内外销售市场两旺,订单需求量很大。”孙祥杰说。
近几年,为提高产品竞争力,该企业不断推动技术研发,“臻正”“鑫锐”等5个自主品牌已通过出口欧盟质量体系认证,进驻国内多家大型医院,并活跃于欧美市场,公司也被评为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河南省专精特新企业、河南省创新型中小企业。
“以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满足不了现在的生产需要。通过这两年的研发,激光焊接的设备让生产量提高了10倍,生产成本也降低了很多。未来,我们将对研发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为企业发展做大做强提供支撑。”孙祥杰对公司发展充满了信心。
自1995年张广庙镇创办河南省首家银针生产加工企业以来,近30年间,全镇已发展固始县臻正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固始县康健针灸用品厂等规模银针生产企业7家,带动3000余人稳定就业,该镇也因此被誉为“银针之乡”。
近年来,固始县通过党建引领,开展“万人助万企”等活动,用好用实各项惠企政策,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推动全镇银针产业做大做强。目前,张广庙镇银针生产加工企业拥有发明专利20项,年银针成品加工总量25亿余支,半成品产量67亿支,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5%,产品远销欧美、日本、韩国等地,年产值1.12亿元,2023年年创利税413.24万元,小银针成了帮助农民致富的“金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