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马欣 通讯员 杨汉
初冬时节,走进光山县官渡河畔的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年产1.2万吨的金鸳鸯羽绒有限公司羽绒绒毛加工项目工地,只见红旗招展,挖掘机、推土机轰鸣,拉土车来回穿梭,建筑工人正忙着安装钢管支架,搭建钢构厂房,混凝土罐车正在浇筑混凝土地面,呈现出一派火热的施工建设场景。
羽绒产业是光山县的“金字招牌”,作为传统优势产业,历经40余年的发展、沉淀、积累,光山县已形成全国独有的集加工企业、材料市场门店、羽绒服装订制连锁加盟、羽绒电商、现场充绒为一体的产业格局。2018年8月,“光山羽绒”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布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证书;光山县被命名为“中国羽绒服产业名城”“中国羽绒之乡”。
目前,光山县有以羽绒服棉服为主的各类服装生产加工企业近300家;绒毛及辅料加工企业23家;市场经营门店209家;外出现场充绒户近5360户;羽绒(服装)电商网店3480多家……光山县有近3万人从事羽绒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经营,年生产销售各类服装3000万件以上,年产值近70亿元。
光山县委、县政府大力推动光山羽绒向品牌化打造、现代化转型、高端化升级,强化上中游、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金鸳鸯”品牌于1994年跻身全国十大羽绒服品牌,为让这个品牌重新焕发活力,光山县招商引资金鸳鸯羽绒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羽绒绒毛加工项目,作为光山县第十四期“三个一批”集中开工项目,于今年7月份正式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1亿元,占地面积35.6亩,主要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一套、钢结构厂房七栋、办公楼一栋,建设6000型分洗毛生产线三条,配套有水电设施及园区道路硬化工程。
“我们每天都组织六七十名工人进行施工,目前厂房部分基础建设已完成,计划2025年元旦之前第一条生产线试产,明年全面投产,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2亿元以上,年缴税1000万元以上,同时解决100人就业问题。”金鸳鸯羽绒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程茂银说。
近年来,光山县招商引入的宇恒、良友、利佳、博莱雅、锦华等企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在企业管理、人员培训、智能化生产等方面树立了标杆,开启了集服装生产及订单加工、羽绒服装及材料市场、现场定制、电商网销及抖音直播带货等形式于一体的多元化产业格局,推动了羽绒服装产业向规模化、品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羽绒绒毛加工是对鸭绒、鹅绒等原材料进行分毛、清洗、脱水、烘干、分箱后生产出高分绒、低分绒等不同级别的绒毛,用于羽绒服填充绒及其他家纺行业。作为全国著名的羽绒材料集散地、羽绒服装加工基地和羽绒制品销售中心,金鸳鸯羽绒有限公司羽绒绒毛加工项目全面投产后,可达到年产1.2万吨的羽绒绒毛加工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光山县羽绒产业规模,促进光山县羽绒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