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栗凤娇
连日来,气温不断下降,郑州不少医院流行性感冒(流感)患者增多,而到预防接种门诊接种流感疫苗的人并不多,这是为何?
记者深入多家医院走访调查,发现不少人心存疑虑:接种流感疫苗有用吗?为什么每年都要接种?哪些人不适合接种?如何接种才能有效预防流感呢?为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流感疫苗每年都要接种
秋冬季节昼夜温差比较大,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尽管预防流感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接种流感疫苗是公认的经济、有效的干预措施,而是否每年都要接种成为群众关心的话题。
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所长、副主任医师王小丽说,一方面,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流感主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不同亚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不同谱系在全球交替流行引起。流感疫苗的具体组成成分,每年会根据全球流感监测数据以及WHO的推荐进行调整,以确保对当年预计流行的流感病毒株有良好的防护效果。也就是说,每年的流感疫苗是不一样的。另一方面,接种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一般在6~8个月后下降,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
“大家每年都要接种流感疫苗,这样可以持续获得免疫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防效果。”王小丽告诉记者。
老年人患流感危害大
“流感不就是感冒吗?”不少人把流感和普通感冒混为一谈。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人民医院院长李建魁说,流感与普通感冒相比,虽然也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但是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殊群体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发生重症流感。
针对老年人患流感的危害,李建魁提出,大多数老年人合并慢性呼吸道、慢性心脑血管疾病,患流感以后可能会出现重症流感,容易导致慢性病加重,甚至出现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心力衰竭等疾病。有的老年人患流感后更容易出现肺炎和继发性肺部感染。老年人机体各系统功能低下,感染流感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呼吸衰竭、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等,危及患者生命。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流感的发病率,减少相关并发症。
科学接种疫苗效果更好
流感疫苗什么时候接种更合适?王小丽说,流感疫苗最好在9月至10月完成接种。如果没有及时接种,整个流行季都可以接种。值得注意的是,流感疫苗接种后2周至4周才能产生保护性的抗体,结合考虑流感疫苗供应等情况,只要有机会建议可进行疫苗接种。
李建魁认为,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同时接种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同时接种流感疫苗与肺炎疫苗,相当于在身体里建起两道防御屏障,既可以预防流感,也可以降低肺炎的发生率。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即使发病了,也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预防效果明显。
流感疫苗并非人人都能接种
尽管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但是并非人人都适合接种。王小丽提醒,以下人群不适合接种流感疫苗:对疫苗中所含成分过敏者,包括辅料、甲醛等;其他严重过敏体质者;有格林巴利综合征病史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此外,各类疾病的重症患者应慎用;急性发热、急性感染,慢性病急性发作的患者,应在病愈后接种。
郑州市高新区枫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划免疫科主任朱慧颖说,6个月以上的人群可以接种流感疫苗。对于6个月以下的幼儿,其看护人应及时接种。目前,很多人觉得没有必要接种,觉得感冒后吃药就行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