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李媛媛
打开一个软件、美化一张图片、制作一组表格、开启一次导航、下达一份订单、录制一首歌曲……生活中,算力无处不在。在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黄河模拟器”可实现对黄河全流域不同自然地理、地标真实景观的“精准画像”;在中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AI反诈模型可及时发现和快速封堵有害网站,为公安机关打击诈骗犯罪提供线索……
如今,我省用算力激活新质生产力,释放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一股“新”的力量在中原大地上孕育、激荡。
近日,记者获悉,我省印发《河南省算力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规划》),将统筹全省“通算+智算+超算”布局,构建算力基础设施、算力产业、算力生态高效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打造面向中部、辐射全国的算力调度核心枢纽和全国重要的算力高地。
打造全国重要算力高地
算力,即计算机设备或数据中心处理信息的能力,设备每秒运算的次数越多,算力就越大。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算力已经成为基础性资源。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在2024年中国算力大会上说,河南地处中原,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在发展算力方面具有很好的区位优势。
《规划》指出,算力基础设施是集信息计算力、网络运载力、数据存储力于一体的数据基础设施,要把我省打造成为面向中部、辐射全国的算力调度核心枢纽和全国重要的算力高地。
到2026年年底,我省将形成布局合理、绿色低碳、高效集约、安全可靠的算力基础设施发展格局,全省算力规模超过120EFlops,智算、超算等高性能算力占比超过90%,形成10个以上算力规模达到E级的大型算力中心;建成投用一批多元算力资源有机协同的融合算力中心,算力服务普惠易用水平显著提升。
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2024中国算力大会上,河南在算力布局上所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我省将把算力作为支撑数字河南建设的重要底座和驱动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进一步优化全省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加快构建全省一体化算力体系,‘算’出创新发展新高地,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优化算力区域布局
优化算力布局是促进供需协同、提升赋能成效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我省算力规模持续提升,区域协同发展逐步增强。从算力规模总量来看,目前,全省已建、在建、拟建的算力中心有100多个,各类算力规模超过了6000P。
根据使用设备、计算任务和提供算力强度的不同,算力可分为通算算力、智算算力和超算算力。
《规划》提出,优化算力区域布局。统筹推动“通算+智算+超算”协调发展,加快构建以郑州市(含航空港区)为核心,洛阳、鹤壁、商丘、信阳等市为区域增长极,各地多点配套发展的“一核四极多点”总体布局,引导算力中心集约建设。
一方面,构建以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为主的算力中心集群,把郑州市(含航空港区)打造成为保障省内、辐射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综合性多功能算力枢纽中心。
另一方面,支持洛阳、鹤壁、商丘、信阳等网络基础好、数字经济发展快、区位优势明显的城市打造省内区域级算力增长极,充分利用郑州市(含航空港区)和当地算力资源,面向省内周边区域和周边省份邻近区域开展算力服务和算力调度。
除此之外,我省还将支持有需求、有条件的地方部署边缘计算中心,打造城市计算节点。
培育算力产业生态
根据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的数据,我省相关算力产业快速增长,引进培育了超聚变等服务器整机制造企业,2023年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同比增长25%。超聚变、麒麟软件等交互国产操作系统70万余套,新华三分布式数据库产品累计销售收入超百亿元。
《规划》指出,要培育算力产业生态。培育先进计算产业、人工智能产业、数据标志产业,同时强化算力赋能。
根据规划,河南将加快建设超聚变全球总部基地与研发中心、紫光智慧终端产业园等重大项目,打造先进计算产业园、鲲鹏软件小镇等园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计算产业集群。
同时,加快郑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实施郑州智能制造基地、洛阳人工智能研发中心等重大项目。突破发展人工智能芯片,扩大智能机器人、智能安防、智能网联车等产业规模。
开展算力赋能专项行动,推动算力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加速数字化转型升级。面向教育、文旅、政务、科研、金融等场景需求,积极推广算力应用解决方案,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应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