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掘“名人经济”该降降温了

2024-11-26 10:18:29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评论员 温献伟

  据报道,近年来,作家个人文学馆建设可谓方兴未艾,如火如荼。尤其是在一些知名作家中,刮起一股给自己“建馆”之风。最近,一项统计显示,仅华北某省,作家个人文学馆数量就接近百座。

  中国读书人,自古以来就有着“生不入志,活不入祠”的优良传统,意即“建立祠堂、写入志书”等,并非生前个人私事,而应是其百年身后事。譬如,近代大文豪鲁迅、老舍、巴金等,都是在其逝世之后,才有了鲁迅纪念馆、老舍故居、巴金文学馆等具象符号。这些文学大师尚且如此,后辈士学们何以如此“感觉良好”?从此角度而言,一些著名作家争相为自己建立文学馆,不仅是对“生不入志,活不入祠”优良传统的无视和破坏,而且,无论怎么看,其中都透出一种“自我膨胀”的隐形冲动。

  当然,将板子一味打在作家身上,或许有失公允。笔者相信,一些作家建立个人文学馆,并非出自真实意愿,或者根本就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建馆”。因为,作家的“能量”往往有限,这里还有一个来自地方政府的隐形冲动——借助“名人效应”开掘“名人经济”,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在千方百计发展地方经济的今天,这种现象并不鲜见。近年来,拉“名人”做地方旅游“大旗”的情况时有发生。譬如,某个地方出现了一位名人,地方政府便“如获至宝”,相关“开发”工作也就迫不及待地立项、上马。更有甚者,一些地方还频频出现“为争抢名人而各不相让”的闹剧。

  为拉动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为在世的名人作家建馆、修缮故居等,尽管地方政府的出发点是好的,也是充满“善意”的。但事实上,受限于各种情况,其现实作用十分有限。一些名人景点,往往光鲜了一阵之后,便门庭冷落。还有的名人景点,由于疏于管理和维护,已经沦落到日益荒芜和破败的境地。这显然和地方政府“前期急功近利、后期能力不足”的短视作为有关,是地方政府为隐形冲动付出的不小代价。

  “作家个人文学馆”之类,虽然存在着一定意义,但总体而言“弊大于利”。这很像一面镜子,不仅折射出当下名人作家圈的一丝浮躁,也折射出一些地方政府的盲目跟风。这些一哄而上的“泥瓦工程”,可能会为双方带来暂时的欢娱和利益,但讲大排场者,终究露出小气象,难成大气候。

  开掘“名人经济”,警惕隐形冲动。“作家个人文学馆”建设热潮,该降降温了。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