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们给予我们项目进行的全方位指导和帮扶,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在高新区投资兴业更有信心了。”近日,智能电气设备研发制造项目负责人说。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放管服”改革,促进项目提质增效,今年以来,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局推进“体检式监管”模式。
建立领导联络机制。各项目建立由分管副局长任组长,科室长及有关负责人任成员的项目建设指导帮扶小组,从项目施工许可证办理到竣工验收备案全建设周期分阶段深入项目走访调研,制作帮扶需求清单,跟进帮扶指导,解决实际需求困难。
创新开展“政务服务进项目”行动。该局梳理施工许可证办理、消防设计审查与验收、人防建设审批、起重设备安拆告知等审批事项,制作行政审批服务指导手册和便民服务卡,主动上门为项目送法律、送政策、送服务。
做好事前“把脉式”服务。该局将普法教育贯穿于监管执法全过程、各环节。利用防灾减灾日、质量月、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丰富普法宣传形式、内容,引导各项目自觉守法。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广泛运用行政辅导、行政提示、行政建议、行政约谈等非强制措施,积极引导各项目合法合规生产,帮助其预防、纠正违法行为。
做好事中“一站式”监管。该局对建设项目过程质量、安全扬尘防治等实行“一站式”监管,从项目开工到竣工验收全过程,在分部分项工程及各建设节点质量监督的同时,同步开展安全、扬尘防治监管,发现问题同步解决,减少检查频次,便于项目快速推进。实行差异化监管和联合惩戒,对于质量安全存在问题较多、整改落实不力的,加大巡查频次,督促各项目严格落实质量安全管控措施;拒不配合的,将企业和有关人员记入不良记录;对于质量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的项目,适当减少巡查频次,并在评优评先时给予倾斜。
做好事后“康复式”回访。该局做好执法“后半篇文章”,针对问题整改情况实行联合验收,了解各项目整改措施、存在困难,对其开展必要的教育指导,找准问题症结,跟进帮扶指导,建立质量安全扬尘防治等通病预防与化解机制,预防类似违法行为再次发生。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保持惠企助企初心,持续优化‘体检式监管’模式,助力辖区项目顺利实施,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该局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吉娜 通讯员 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