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评论员 张百强
有媒体报道,近日,浙江湖州警方披露一起羽绒服造假案件,相关话题连续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据涉事企业负责人交代,他们用“粉碎毛”以次充好,吊牌上标着70%绒,实际含量基本为0%。
在当前网购逐渐融入人们生活的时代,直播间里一句“不用998,不用198,羽绒服只要89”,就让不良商家赚得盆满钵满,而消费者却只能穿着没有羽绒的“羽绒服”,在凛冽的寒风中冷身又冷心,甚至感染疾病,何其悲哀。不良商家肆意妄为、知假制假,又何其可恨。
羽绒服质量良莠不齐,这本无可厚非。对于一些消费者来说,价格相对较低的羽绒服含绒量较低,勉强能够接受。但做到羽绒“零添加”这一地步, 便是在“欺负”消费者了。
从报道中可以看出,“假羽绒”的生产、销售可谓猖狂,甚至众多不良企业、商家在自知是违规违法的前提下,依然围绕“假羽绒”衍生出了一条完成的产业链。
有填充物生产者,将鸭、鹅毛的边角废料进行粉碎,作为羽绒服的填充物,还用猪毛、狗毛等其他杂质用来增重。有厂家声称:可以根据客户提供的成本来调配各种填充物的比例,“不管成本被压缩到何等低的程度,都能够提供与之匹配的填充物”。有羽绒服制作者,为牟取利益,而大肆生产、肆意妄为,为逃避监管不择手段。有一家企业既生产合格羽绒服,也生产不合格羽绒服,后将合格羽绒服的检测报告用在不合格的产品上。有大力售卖者,其用“大牌平替”“物美价廉”等话术,诱导消费者下单,看似“为家人谋福利”,实则举起了伸向消费者的镰刀。
此外,加上各类标识、质检报告等买卖,便形成了一个制假售假的牟利闭环,最终套中的是广大消费者,损害的是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
斩断这条“假羽绒”产业链,不仅要出重拳,还要打好“组合拳”。首先,制作、销售羽绒服应该坚持“法有规定方可为”的原则,要制定更加完善的羽绒服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为相关企业的生产、销售行为提供遵循,为相关部门实施监管与执法提供依据。其次,要严监管、重处罚,依托源头追溯、精准监测等技术手段,营造透明的市场环境,让羽绒服生产企业不敢制作劣质产品、商家无处销售劣质羽绒服。同时,相关行业协会、商会还要做好科普工作,让消费者了解更多羽绒制品知识,为其购买羽绒制品提供参考。
一件羽绒服,温暖整个冬季。为确保能够“温暖过冬”,消费者在购买羽绒服时也要擦亮眼睛,选择有资质的厂家生产的、通过正规渠道销售的合格羽绒服,并要仔细查看标签和填充物成分。如若发现问题,要积极投诉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