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评论员 温献伟
近日,一张显示由某保险公司推出的“996奋斗无忧险”宣传海报引发热议。该保险声称将为被保险人提供猝死、意外等保障,保额最高达60万元,其宣传标语“无畏加班,来份熬夜险,为梦想加点油”更令人瞠目结舌。
曾几何时,“996”工作制成为舆论热点。这种以牺牲劳动者身心健康为代价的工作制,不仅备受公众质疑和批评,而且还涉嫌违规违法。在此背景下,涉事保险公司通过蹭热点的方式,设计推出此种产品,以此为商业噱头引流量、博出位,可谓利欲熏心、用心不良,完全丧失了商业基本操守,践踏了职场伦理道德,也败坏了保险业的社会形象。
崇尚奋斗是人类共同价值观。公众批评和反对“996”工作制,绝非是对价值观的消解,而是旗帜鲜明地对不良商业文化说“不”。前几年,某地金融机构曾经推出“彩礼贷”业务,受到舆论批评,如今,所谓的“996奋斗无忧险”可以说与其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作为“帮凶”,它们搭载热点话题一逞私欲,实质上都是对不良社会现象和商业文化的变相鼓噪。这种见利忘义的“吃相”实在难看。
走笔至此,笔者呼吁,金融监管部门应及时介入,纠偏和叫停此类产品。同时加大保险产品在设计、宣传等环节的监管力度,杜绝伤害人民群众情感的产品入场。各类保险公司也应从这起事件中得到警示,擦边营销行为不可取。保险行业必须树牢正确价值观,打造合规合矩的优质保险产品,让保险产品在符合社会公序良俗的健康环境和土壤中生根发芽,破土而出,以实实在在的贴心保障,真正造福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