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评论员 靳李君
12月3日,在交通运输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二级巡视员李永松介绍,要扎实推进“快递进村”,目前全国已建成30多万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农村地区的寄递服务网络和基础设施进一步健全,农村市场成为邮政快递业新的增长极。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在农村的进一步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通过网络购物,也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学会通过抖音等直播平台在线销售自家农产品。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49万亿元,同比增长12.9%,比2014年增长近13倍。该数据充分说明,农村市场拥有巨大的消费潜力有待挖掘,农产品上行也依然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建好农村物流综合服务站,不仅事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关涉农业的现代化转型以及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全国广大农村的物流寄递服务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中西部偏远山村,物流不畅仍然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突出表现在,寄递物流点普遍偏远,寄递物流体系的服务机构和服务能力不足,快递、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难以保证。同时,由于农村留守群体老龄化严重,不少人对于智能操作设备存在使用障碍,这些问题都影响和制约着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打通。
因此,农村物流建设仍需政府给予政策支持,通过加强整体筹划,设立发展基金,以市场化方式引导各类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支持农村物流发展。同时,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共配体系,通过“共仓、共拣、共配、共运”的方式,降低物流成本,提升配送效率,让农民从中享受到更大便利度、拥有更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