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评论员 张百强
“今天你点外卖了吗?”近年来,随着外卖餐饮行业的日渐发展,点外卖已成为年轻人特别是上班族的生活习惯。然而,在各种满减、拼单等套路的操作下,购买过量食物导致浪费的现象每天都在上演,这也让外卖成为餐饮浪费的“重灾区”。对此,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日前对外发布了《防范外卖餐饮浪费规范营销行为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为进一步规范外卖商家营销行为,落实网络餐饮平台主体责任,防范外卖餐饮浪费,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制定了规则。
《指引》的发布,犹如一股文明新风,吹到了人们的心坎上,也为网络餐饮平台与外卖商家敲响了警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责任,也是义务。
制止餐饮浪费看似是个人小事,但却关乎国计民生、事关粮食安全。《2023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报告》显示,我国食物总体损耗浪费率为22.7%,包括粮食、蔬菜、水果、肉蛋禽类等在内的食物,2022年损耗浪费总量达4.6亿吨,造成经济损失达1.88万亿元。浪费数量之大、经济损失之多,令人震惊不已。在这些数字之中,外卖的“贡献”又有几何?
遏制外卖餐饮浪费,要从源头治理开始。《指引》根据反食品浪费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等法律规定,为网络餐饮平台与外卖商家划定了营销行为的范围,一方面要优化餐品供给形式,丰富餐品规格,积极提供小份餐品、小份套餐等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选择;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减少原料、成品浪费,提升餐饮供给质量,合理设置起送价格,优化满减优惠机制。
发挥《指引》的规范性作用,落实是关键。刹住外卖餐饮浪费这股歪风,在外卖行业中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新风尚,市场监管部门应行动起来,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让《指引》深入人心,成为网络餐饮平台与外卖商家的行为“宝典”。同时,还要谨防政策成为“空头支票”,政府、市场监管部门要重拳出击,提升《指引》的震慑力,让其成为规范外卖行业的“铁标尺”。
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勤俭节约本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我们更要继续弘扬优良传统,远离外卖餐饮浪费行为,做勤俭节约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