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肠小史

2024-12-16 15:18:50   来源:河南经济报

  ■邱俊霖

  香肠,是将肉类切碎后,配以调味料,灌入动物肠衣发酵、风干制成的肉制品,在我国各地广受欢迎,是肉制品中种类最多的产品。

  香肠是一项非常古老的食物生产和肉食保存技术,我国制作和食用香肠的历史十分悠久。古时候,人们为了保存肉类食材,便将其切碎,灌入肠衣并风干,这样可以延长肉类食品的存储时间。然而,风干后的香肠拥有与鲜肉完全不同的迷人风味,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美味。

  香肠的食材来源十分丰富,猪肉、牛肉、羊肉等肉类皆可用来制作香肠。香肠最早出现在我国的文字记载中是在北魏时期,当时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在其著作《齐民要术》中便记载了“灌肠法”,其制作工艺为:“取羊盘肠,净洗治。细剉羊肉。细切葱白,盐、豉汁、姜、椒末调和,令咸淡适口,以灌肠。”这种制作方法使用的肠衣是羊肠,将羊肉锉碎之后,加入切碎的各式调味料,灌入羊肠之中,这种灌肠方法与如今的香肠制作方式已无太大不同。

  在唐代,还出现了一道名为“通花软牛肠”的宫廷名菜,据说就是用羊骨髓混合羊肉调成馅料之后灌进牛肠做成的香肠食品。宋朝初年的官员陶谷在他所著的书籍《清异录》当中,就曾提到过这道菜,说的是唐朝宰相韦巨源官拜尚书令,以“烧尾宴”相庆,席间就有“通花软牛肠”这道菜。

  不过,将香肠风干成腊肠这种食物处理方式的出现时间如今却已不得而知,但时间应该不会太晚,毕竟腊肉远在先秦时期便已出现,以此判断,或许在“灌肠法”出现之后不久便有了腊肠。

  北宋的苏轼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还是一位美食家。至今,我国很多地方还流传着有关他与香肠的传说,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直接以“东坡”命名的香肠。众所周知,苏东坡曾经发明过一道以猪肉为主要食材的江南名菜“东坡肉”,然而他是否制作和食用过香肠,他自己并未明确表示过。

  清代,我国各地食用香肠的情况已经非常普遍,小说《儒林外史》第二十八回中,就提到了乡里人诸葛天申吃香肠的情节。此外,如今我国很多老字号的香肠品牌,其起源年代都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

  古往今来,中国人制作和食用香肠,外国人亦然,不少国家和地区有着悠久的香肠制作历史,其工艺和配方更是五花八门。据说,德国的香肠种类甚至已经超过1500种。其实,我国香肠的种类和口味也十分多样,单就腊肠来说,可甜可咸,可香可辣。而且,我国的腊肠不加淀粉,储存时间长,风味鲜美,醇厚浓郁,具有十分独特的魅力。

  如今,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新技术的运用,人们早已不需要靠制作香肠的方式来储存肉类了。不过,香肠这种方便、美味的食品却一直流传下来,而且已经成为人们必备的年货之一。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