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红薯收成不错,趁着最近天气好,加紧制作红薯粉,我们纯手工制作的粉条没有添加剂,味道更纯正,销路不成问题。”12月16日,在息县岗李店乡息州峰鑫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村民们分工协作、有条不紊,正忙着制作传统手工粉条(上图)。
手工制作粉条工序复杂,需要经过清洗、碾磨、沉淀、搅拌、蒸制、切条等20多道工序。在整个加工生产环节,农户都是手工打面、手工压粉、手工捞粉,不含任何“科技与狠活”,利用原生态的食材和传统的工艺制作。
一排排红薯粉条整齐地悬挂在竹竿上,在暖阳的照耀下,细长的粉条显得晶莹剔透,成为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家祖辈都是采取手工制作方式做红薯粉条,做出来的粉条外观晶莹润泽,韧性十足,口感劲道爽滑,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同时销售,赢得顾客的一致好评。”该合作社负责人说。
由于手工制作的红薯粉条纯天然、无添加,口感爽滑、有筋道,很多本地村民和外地客商都会上门采购,常常供不应求。目前,该合作社生产的红薯粉条年销量约3万斤,产值达30万元左右。同时,该合作社提供就业岗位十几个,有效带动周边农户增收。
据了解,岗李店乡土壤肥沃,为红薯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各村村民都有种植红薯的习惯。
“我们充分利用当地种植资源,不断深入挖掘乡村产业资源优势,引导群众种植优质红薯,传承并发扬传统手工红薯粉条加工工艺,依托传统产业夯实乡村振兴基础,让红薯粉条成为致富‘金条条’,让特色农产品成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大产业’。”息县岗李店乡乡长范俊说。 (记者 毛云生 通讯员 胡译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