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张宇 文/图
永城市公安局新城派出所社区民警吴翠
吴翠,女,今年38岁,是永城市公安局新城派出所社区民警。她深耕基层十多年,用真诚、忠诚诠释着巾帼不让须眉的担当,以“主防理念”主动开展警务工作,切实担负起保一方平安、护一方稳定的神圣职责,以细心和柔情架起了“警民连心桥”。吴翠曾两次荣获“河南省优秀社区民警”称号,多次被评为商丘市优秀社区民警、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
守护平安 做义警队的主心骨
“为民心贴心,服务零距离”是吴翠始终的信念。她管理的社区人口多、外来人员基数大、地形复杂,给社区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挑战。面对困难,吴翠吹响了“平安哨”,不断开创社会管理新模式,强力推动平安建设向纵深发展,实现了警民联勤联动,警务共治共享。吴翠立足辖区实际,组建了由治安积极分子、老干部、老党员、保安员为主要人员的“新城义警队”。吴翠带领他们奔走于大街小巷,积极开展治安巡逻巡防,协助对沿街门面进行安全检查,坚守护学岗,维护校园秩序。
在吴翠的带领下,这支编外的义警队伍在防汛救灾、紧急救援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今年5月1日,吴翠放弃了休息,带领义警在辖区巡逻时,接到群众求助称一名女子在某小区楼顶欲轻生。危难时刻,吴翠和狱警快速到达现场,一边安抚女子,一边了解情况。原来,这女子因和家人发生争执,一时想不开,产生轻生念头。吴翠机智劝导,渐渐稳定了女子的情绪,瞅准时机,迅速向前,和义警一起将女子拉到安全地方。危难时,警察永远是人民最坚实的守护者。
深耕社区 做辖区群众的贴心人
吴翠脚踏实地开展入户走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践行“枫桥经验”,耐心细致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用耐心和智慧、奉献和担当为群众排忧解难。工作中,吴翠摸索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台账,按照排查单、化解单、流转单、回访单等“四单”建立档案,遇到了疑难杂症,就联合居委会和律师一起化解。去年12月,居民曹某通过微信向吴翠求助,其邻居李某养的公鸡打鸣干扰了他正常休息,多次告诫未果。接到求助后,吴翠就前去位于高楼新村的散居片实地了解,通过走访左邻右舍了解到,去年两家曾因安装暖水管发生纠纷,李某耿耿于怀,遂对曹某的诉求置之不理。吴翠便不厌其烦地与李某沟通交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次不成两次,两次不成三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李某最终被吴翠执着的精神打动,随后处理了两只鸣叫的公鸡。群众无小事,事事连民心。2024年以来,吴翠化解矛盾30多起,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0多次。
宣传帮扶 做群众心里的一束光
为了做好反诈工作,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吴翠经常深入小区、学校、企业、休闲广场、商场、饭店等人员密集场所,手把手教大家如何使用反诈App,开展反诈预警166人次,散发宣传反诈和安全方面的宣传单5000份,日复一日的宣传,守护了群众的钱袋子,也守好了群众的美好生活。吴翠还组建了辖区金融网点、小区物业、旅馆、网吧、物流基地、医院、诊所、校园安保等20多个微信工作群,自己添加了2000多个辖区群众为好友,覆盖了各个行业,推送办事指南和警务安全提示2000多条,解答300多条问题,用“微服务”换来了大平安。
吴翠以社区为家,把居民当亲人,面对面传温暖,输送正能量,给群众带来了安心,送上了放心。吴翠常说:“你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心里才能有你。”吴翠下社区走访时,随时带着工作记录本,认真记录着社区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对困难群众重点标注,时时琢磨着为群众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居住在芒山路南段金水散居片的老人邢某抚养着三个孙子,但邢某年迈多病,没有固定收入,一家人生活特别困难。吴翠一直把这三兄弟作为帮扶的对象,不定期前去看望慰问,入学送书包,寒暑送衣服,还经常送去米面油饮料。吴翠每次走访都与老人促膝长谈,帮助老人树立战胜苦难的信心,并再三叮嘱老人的三个孙子发奋图强、乐观面对生活。“我们一家人能够生活下去,真的多亏了吴警官,我一定要把三个孙子带好。”邢某感激地说。
用“铁骨柔肠美红颜,英姿飒爽半边天。情满社区爱百姓,浩然正气谱新篇。”这首诗来形容社区民警吴翠十分贴切。吴翠用闪光的年华洗尽铅华,用坚实的脚步丈量着“平安”。她用辛勤的汗水和非凡的智慧,在社区警务服务中镌刻着自己最美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