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一粒种 守好一颗芯 插上创新翼 打好人才牌 强化科技创新 打造种业高地

2024-12-26 16:01:00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侯传伟


秋乐种业董事长侯传伟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种业者,国之大事,民生所系。在全球化的今天,种业科技竞争已经成为国家间科技实力比拼的重要领域。各国纷纷加大投入力度,布局科技创新,以期在全球种业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种业科技创新,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秋乐种业”)坚持以创新为引领,以质量为基石,以人才为保障,全力打造种业高地。

  全球种业科技竞争呈现全新态势

  种业强国的科技创新布局。美国作为全球种业科技强国,其科技创新布局尤为引人关注。美国政府签署的《2022芯片与科学法案》,不仅涉及芯片产业,更将生物育种等前沿技术纳入其中,通过限制科学家交流和制定相关政策规划,对中国生物育种产业构成了挑战。此外,美国还通过《无尽前沿法案》和《美国创新战略》等,斥巨资推动基因组学、生物育种等前沿技术研究,力求在全球技术优势竞争中保持领先。

  欧盟同样不甘示弱,启动“地平线欧洲”计划(欧盟第九研发框架计划),将农业生物育种研发列为重要方向。德国则积极推进“未来作物”计划,促进合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植物育种的创新研究。英国在2023年颁布新的《基因技术(精准育种)法案》,正式开启基因编辑技术的商业化育种应用。这些举措无不显示出国际种业强国在科技创新上的坚定决心和巨大投入。

  面对国际种业科技的激烈竞争,我国高度重视种业科技创新,将其视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此,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如《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等,旨在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在这些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我国种业科技创新取得显著进展。然而,与国际种业强国相比,我国在种质资源创新、生物育种技术等方面仍存在代差,企业创新能力弱、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加快种业科技创新,提升我国种业国际竞争力,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秋乐种业的创新实践如火如荼

  培育新质生产力时不我待。秋乐种业作为行业的一员,深知肩上的责任与使命,坚持以创新为引领、以质量为基石、以人才为保障,力求实现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平台的搭建与完善。科技创新是种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秋乐种业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平台的搭建与完善,通过构建涵括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与创新、育种新技术研发、作物新品种选育等在内的完整企业研发创新链,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在育种新技术研发方面,秋乐种业积极引入现代分子生物学、转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先进技术,推动育种工作向更高效、更精准的方向发展。同时,秋乐种业还建立了Prism育种研发数据信息智能平台,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育种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育种决策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依据。

  科企合作平台的深化与拓展。科企合作是推动种业创新的重要途径。秋乐种业通过平台建设、项目实施等形式,与多家国内外科研院校及跨国公司建立紧密的科研合作关系。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国内知名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展前沿技术研究;与先正达集团中国、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育种技术和管理经验。

  此外,秋乐种业还积极参与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神农种业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工作。这些平台不仅为秋乐种业提供了强大的科研支撑和人才保障,还为其提供了与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和企业交流合作的宝贵机会。

  成果转化平台的构建与优化。成果转化是种业创新的最终目的。秋乐种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形成了以黄淮海为核心,向全国辐射的高效产业化平台,销售网络遍布全国20多个省份。同时,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种子认证体系,确保科研成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在成果转化过程中,秋乐种业注重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共赢。秋乐种业与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同时,与种子经销商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新品种能够快速、准确地到达终端市场。

  质量管控平台的强化与提升。质量是种业发展的生命线。秋乐种业始终将质量放在首位,不断加强质量管控平台的建设和提升,构建了覆盖种子生产、精细加工、科学储存、安全运输及高效销售的全链条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种子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生产繁育基地建设方面,秋乐种业建立多个小麦、花生等作物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实行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在生产加工中心管理方面,秋乐种业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加工工艺,确保种子的加工质量和效率;在质量管理方面,秋乐种业建立完善的质量检验和追溯体系,对种子的质量进行全程监控和追溯。

  信息化应用平台的推进与升级。信息化是种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秋乐种业积极推进信息化应用平台的建设和升级工作,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和运营水平。

  同时,秋乐种业拓宽招聘渠道,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秉持“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用人理念,通过内部竞聘等方式选拔优秀的中高层领导干部;定期开展各类培训课程和活动,提升管理团队及业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体系,对优秀员工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和激励。

  现代化种业产业链条日趋完善

  在全球种业科技竞争的新态势下,秋乐种业坚持科技赋能的发展理念,通过延伸现代化种业产业链条,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商业化育种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商业化育种体系是种业创新的重要基础。秋乐种业构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科研为支撑、科企共赢发展的现代化商业化育种体系,聚焦产品需求搞攻关,根据市场需求培育具有耐密植、抗倒伏/倒折、抗主要病虫害等特征的品种;聚焦前沿技术搞攻关,加大对基因组编辑、全基因组选择等新兴交叉领域的研究攻关力度。

  在科研投入方面,秋乐种业运用金融手段持续加大对种子科技创新研发的投入力度;在科研合作方面,全力打造公司“1123”科研助力平台,即1个国家级创新平台+1个省级创新平台+2个市级创新平台+3个县级创新平台。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秋乐种业的育种能力和水平,还为其赢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客户的信赖。

  质量保障体系成为发展基石。秋乐种业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提高种子生产、销售和管理的效率与精准度;建立完善的种子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种子科研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和追溯;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种子质量保障体系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秋乐种业注重从源头抓起,加强对种子生产、加工、储存等环节的质量监控和管理;建立严格的质量检验标准和流程,对每一批次的种子进行抽检和复检;建立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确保种子的来源清晰可查、流向透明可追。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秋乐种业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还为其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塑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营销体系建设步步为赢。营销体系是种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秋乐种业注重营销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工作,通过打造“333”战略布局(3个核心市场+3个重点市场+3个潜力市场)来拓展市场份额和提升品牌影响力;根据不同区域的市场特点和客户需求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和推广方案;加强与经销商、零售商等合作伙伴的沟通和协作,共同推动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

  秋乐品牌声名远播。秋乐种业注重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和活动、加强与媒体的合作与交流等方式,提升品牌的曝光度和影响力;注重提升产品的品质和服务水平来,赢得客户的口碑和信任。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秋乐种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还为其赢得了更多的客户和业务机会。

  致力于打造中原种业高地

  面对未来,秋乐种业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力度。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是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秋乐种业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交流;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种业人才队伍。通过这些举措的实施,秋乐种业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水平。

  优化产业布局和市场营销策略。产业布局和市场营销策略是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秋乐种业不断优化产业布局结构,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根据不同区域的市场特点和客户需求制定差异化的市场营销策略与推广方案。通过这些举措的实施,秋乐种业不断拓展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影响力。

  面对全球种业科技竞争的新态势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秋乐种业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聚焦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布局、市场营销及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等关键领域,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秋乐种业将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成就,为推动我国种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同时,秋乐种业也期待与国内外各界朋友携手共进,共同开创种业发展的新篇章。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