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签约

2024-12-27 18:55:58   来源:河南经济报

  12月25日,淅川县马蹬镇小草峪小流域水土保持碳汇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签约圆满完成。此次交易标的为小草峪小流域内水土保持碳汇1万吨,交易金额为30万元,其他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186万元,共计216万元。

  “购买碳汇和其他生态产品价值既是支持淅川县绿色发展,也是为我们自己储备绿‘干粮’。”签约仪式上,受让方河南省淅川水泥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据悉,此次交易是河南省水土保持碳汇交易暨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第一单”,也是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核心水源区的“第一单”。交易收益将主要用于小草峪小流域后续水土流失预防治理和水土保持功能巩固提升。

  隆冬时节,走进位于淅川县马蹬镇西南部的小草峪小流域,群山披绿、满目苍翠,生态美景扑面而来。“这些年变化真大。”小草峪村党支部书记马会群介绍,以前这里植被稀少,每逢雨天泥水横流,是淅川县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自2012年起,我们启动小草峪小流域水土保持重点防治项目,坚持治沟与治坡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通过修建蓄水池、拦沙坝和开展溪沟整治等小型水保工程,栽植各类水保林和薄壳核桃、软籽石榴、树形金银花等经济林,治理水土流失。”河南省水土保持监测总站总工程师衣强说。经过治理,流域内宜林宜草面积占比70%以上,森林覆盖率提升至58%,年可拦蓄泥沙3.2万吨,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小草峪村是淅川县治理水土流失的缩影。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淅川县始终牢牢扛稳水质保护政治重任,探索出县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多渠道投入、规模化治理、企业化经营、系统化管护的“四参与、四保障”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新模式,通过快速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扎实开展石漠化治理、稳步实施全县县域绿化、高效推进坡耕地整治等多项措施,实现水土流失治理、富民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同步推进。

  守一方水土,美一方家园。目前,淅川县水土流失面积由原来的1440平方公里下降到546.53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80.62%,连续多年实现水土流失面积与土壤侵蚀强度“双下降”、治理面积和水保效益“双上升”。2021年,毛堂乡龙泉村成功创建省级水土保持生态示范村;2022年,渠首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成功创建国家级科技示范园;2023年,淅川县成功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孟向东 谭勇)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