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朱江淼
科创载体是培养创新主体的主阵地,也是推动科技成果孵化转化的重要空间,在集聚科创要素资源、加快区域产业革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近日,研发人员在平顶山矿用钻凿机具重点实验室内紧张工作。“实验室建成后,我们整合资源,针对矿用钻凿用钻头、钻杆等开展市级重大科技专项研发,并与河南城建学院合作攻关高质量凿岩机具等3个项目,已获得6项实用新型专利。” 平顶山天成矿山工程设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4年,平顶山市卫东区始终紧扣“产业链”和“创新链”,加快创新平台载体建设,集中释放创新活力、产业潜力、发展动力,全力打造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新高地。
该区坚持把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作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培育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6家,市级创新平台3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家,平煤神马机械装备集团河南矿机有限公司2024年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平顶山市入选的两家企业之一。截至2024年底,该区已培育省、市级创新平台载体58家,形成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
该区聚焦先进制造业扶持创新创业载体,在已有3家省级众创空间的基础上,注重挖掘创新需求,培育指导明源云智众创空间备案为省级众创空间,省级众创空间数量跃居全市第一。
同时,该区抢抓第三代电子半导体产业新赛道,用足用好尧山实验室成果转化基地、平顶山市碳化硅材料中试基地等创新平台,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升级迭代,有效激发了创新潜能与活力,实现了聚才引智与创新发展同频共振。
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始终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牢固树立“科技即产业”的理念,在科技工作体系、创新能力、创新载体建设三个方面集中发力,把创新摆在区域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围绕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场景建设等工作,致力打造多元化科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