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喜
“现在的电视机成了摆设,开机就是广告,想看个好电影、电视剧,都需要会员,要收费的。”前几天,回老家,说起电视机的事,侄子告诉我,“前几年结婚的年轻人,还购买电视机,现在,村里的年轻人结婚,已经把电视机踢出了结婚必需品的行列了。”
20世纪80年代,因为消费能力的制约,能在家里看上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成为大多数人的奢望。那时候的农村,不要说买一台彩色电视机,黑白电视机也不是农民家庭能够买得起的。
我老家的村委会于1986年购置了一台彩色电视机,放在大队部。这台电视机只有晚上才对全体村民开放,由专人保管,专人调台。当夜幕降临时,电视机管理员就将村委会的桌子搬到村委办公室的门口,接上电源和天线,调出电视节目。
慢慢地,村民们搬着小凳子入场了。孩子们喜欢看动画片,《聪明的一休》是孩子们的最爱,而成年人则喜欢看《西游记》。当大家观点不一致时,电视机管理员告诉大家:“先放一会动画片,之后,再看电视连续剧。”
我当时在镇上的初中读书,每周的周六下午才放假,周日下午两点必须到校。因此,周六晚上,我便早早地来到村委大院,等着电视机管理员搬出电视机、调台,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一直看到屏幕上出现“再见”。
后来,我到乌鲁木齐市后,在学校每天都可以看彩色电视了。再后来,回到河南老家工作和生活,花了2000多元买了一台18英寸的彩色电视机。
20多年前我们全家搬到市里生活了,但是,农村还有我的老宅子,还有几间老房子,里面还有柜子,以及之前的生活用品,其中最值钱的就数一辆老式的“二八大杠”自行车和一台18英寸的彩色电视机了。
进入房子,抹去电视机上的尘土,接上电源,拉出天线,屏幕亮了起来,遗憾的是一个电视台都收不到。前几年,老家改造电力线路,我的老屋也用上了电,想着过几年退休了,好落叶归根,在老家享受田园生活,因为老宅子还算大,可以种些蔬菜和花草。当时,孩子们建议把家里的旧物件该处理就处理,看着碍眼。鉴于我对电视机的情怀,我还是不舍得处理掉。
“前些年,你这台彩色电视机在十里八村很出名呀,全村人大多都看过这台电视机,一直到你们搬到城里住,你留下房门钥匙,不想让看不到彩色电视的村民失望,一直持续到家家户户都买了彩色电视机,你们这台电视机就束之高阁了。”侄子说。
三年前,有一个收藏老物件的,想买走这台彩色电视机,愿意出300元,我没有出手,就是想留住乡亲们来家里看电视的其乐融融的情景。我还曾想着让无线电师傅修理一下,估计也难以观看了,我想把它作为老物件,留下来,把电视的情怀留下,把美好的回忆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