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而营商环境法治化需要将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全面融入优化营商环境的各个环节。近年来,息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不断深化改革,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
加强制度供给,强化法治保障。该局出台并完善相关条例,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固化下来,细化、补充上位法中的原则性规定。从政务、市场、法治环境及宣传与监督等方面制定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规定,完善与经营主体有关的投资保护、财政税收、金融等领域的工作机制,增强优化营商环境的制度供给。同时,还从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方面完善营商环境制度体系,建立公平竞争审查、考核、公示制度,并逐步清理、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建设和公平竞争的各项规定与做法,创造更加有效的营商制度环境。
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服务效能。该局推进权力科学优化和功能配置,健全完善重大决策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规范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减少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同时,合理界定法治政府建设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全领域、多维度、体系化评价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此外,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进公共政策兑现,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以经营主体和企业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服务措施。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群众办事便捷度和政府现代化治理能力。
加强普法教育,增强法治意识。该局总结宣传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推广具有指导性的工作方式和措施,增强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能力。针对企业法人、经营管理者、职工等常态化开展法律培训、法律普及和“以案释法”工作,引导企业家增强风险意识、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规范意识,提高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能力和法治化管理水平。同时,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多种形式宣传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法规、决策部署、典型经验,让法治意识根植群众内心,提高群众对优化营商环境的知晓率、参与率,夯实营商环境法治化的群众基础。 (记者 毛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