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评论员 张百强
连日来,爱家月子中心全国数十家连锁门店被指“跑路”的事件持续发酵,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悉,在成立不到3年的时间内,涉事月子中心就扩张到60余家门店的规模,不少门店还是2024年新开的。
月子中心是为产妇提供专业的产后恢复服务、照顾新生婴儿的场所,应是充满温馨、充满爱的地方。但涉事月子中心的停摆,使得正在坐月子的产妇手足无措,甚至一口热饭都吃不上。在一阵混乱之后,有人选择别寻他家、有人选择无奈回家,预付款却不知何时能退还。往小了说,月子中心“爆雷”,使得母婴无人照顾,影响的是一个家庭;往大了说,事件的持续发酵,会对整个社会造成难以预估的负面影响,导致一些年轻人恐婚、恐育。
涉事月子中心“跑路”,徒留一地鸡毛,这也为人们敲响了警钟,母婴的权益谁来保障?
其实,近年来类似事件时有发生,武汉、重庆、成都、福州等城市至少有百余家月子中心关门“跑路”,有的单店涉案金额高达数百万元。究其原因,与其经营不善、盲目扩张、低价竞争等有关系。同时,也应注意到,月子中心这一行业存在着准入门槛较低、不同服务项目分属不同部门监管、预付费资金监管不严等问题。多头监管容易造成监管的“真空”。作为一种新业态,月子中心是生活服务和医疗保健服务之间的交叉领域,并没有直接归口管理的政府部门,其不同服务项目,分属对应部门监管。这也就形成了看似多部门监管、实则监管不到位的局面。
平心而论,想要消除行业乱象,进一步强化监管虽非易事,却是提升服务质量、规范经营行为、助力行业发展,让新生母亲安心、放心坐月子的有效途径。
月子中心事关民生,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完善法律法规、创新监管模式、出台行业规范标准,在建立健全经营风险预警机制的同时,对相关失信主体加大公示和综合惩戒力度,以此推动市场秩序回稳、生态净化,提升育龄青年“生育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