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无人机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各个行业,而在农业生产领域,这一高科技手段的应用更是为传统耕作方式带来了颠覆性变革。
去年小麦播种后,我国多地持续面临温度偏高、降水偏少的天气状况,这对小麦的生长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为了精准掌握小麦苗情,及时指导农业生产管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翼展新篇—无人机耕耘播雨绘丰饶”团队(简称“翼展新篇”团队),联合河南农业大学智慧农业专业研究生,在寒假社会实践期间积极行动,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无人机技术,为基层农技人员和种植主体提供了高效、快速的苗情获取手段。
“翼展新篇”团队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航的一支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队伍,他们紧密围绕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无人机在低空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针对当前小麦生长面临的天气问题,团队迅速响应,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
1月21日,“翼展新篇”团队深入基层,与开封市祥符区等地的农技人员和种植大户进行了紧密合作。他们利用无人机搭载的多光谱测绘仪、红外测绘仪等先进设备,对实验农田进行了全面巡田作业。无人机在低空翱翔,犹如一只只智慧的眼睛,精准捕捉着每一寸土地上的小麦生长信息。
通过无人机的巡田作业,团队迅速获取了小麦当前的苗情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小麦的生长高度、叶绿素含量、土壤湿度等多个关键指标,为农技人员提供了全面、准确的苗情分析报告。基层农技人员表示,以往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田间调查,而现在有了无人机的帮助,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
基于获取的苗情数据,“翼展新篇”团队还进一步指导了小麦管理工作。他们根据小麦的生长状况和天气特点,为种植主体提供了科学的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建议。这些建议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为小麦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翼展新篇”团队的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广泛赞誉。基层农技人员和种植主体纷纷表示,无人机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更多的科技含量,变会种地为“慧种地”。他们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高校团队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共同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翼展新篇—无人机耕耘播雨绘丰饶”团队的这次行动也充分展示了青年学子在科技创新和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际行动,为农业生产贡献了青春力量,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未来,他们将继续深耕无人机领域,探索更多低空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新路径。(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