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盒子灯上“秀”甲骨

2025-02-17 11:22:20   来源:河南经济报

  最近一段时间,安阳市殷都区许家沟乡河西村制作的传统盒子灯在网上爆火,不少网友感叹:“小小盒子装进上下五千年!”“被‘老祖宗’的智慧惊艳到!”

  1月31日,农历正月初三,晚上8时许,殷墟考古文旅小镇人流如织,盒子灯如约亮相。夜色中,只见盒子灯宛如神秘盲盒,青铜器、甲骨文“福”字等造型先后从悬挂的“盒子”中掉落,流光溢彩的造型惊艳了众多游客。

  “之前从视频里看到盒子灯就觉得非常神奇,今天在现场看到,更感到震撼!”来自河北的游客刘先生用手机拍摄了盒子灯变换的全过程。

  作为中国传统的花灯技艺,盒子灯被誉为“花灯之王”,也被称为“纸包火”的艺术,代表着民间制作花灯的最高水平。在表演时,表演者将数层花灯叠放在硕大的纸盒内并悬挂于高处,只需要点燃灯中的烟火和引线,最低层的花灯就开始燃放,燃放完后随即脱落,接着上一层花灯燃放,直至每层花灯都伴随着烟花绽开,宛如火树银花。

  盒子灯这一民间技艺,始创于西汉,盛行于隋唐,发展在两宋,成熟于明清。河西村点盒子灯的这项技艺,相传从宋朝中期就开始了。经过一代又一代技艺人的不断传承与创新,极大地丰富了盒子灯的样式与内涵。

  盒子灯制作人之一、河西村村民王平和介绍,盒子灯好看的秘诀在于每一次表演的道具都是重新制作的,每一次表演的内容都不尽相同,给观众以期待和惊喜,“在用料上,盒子灯十分考究,需要使用竹板、丝线、藤条等材料,制作过程融合了编扎、绘画、剪纸及烟花制作等传统手艺。”

  不仅如此,盒子灯制作还有多个流程。需要搭骨架、扎灯、装裱、手绘等,每一步都不能马虎,制作人必须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还要有一定的制作技巧。

  笔者了解到,盒子灯制作过程中最难的一步是把花灯一层一层折叠起来并装进盒里。这个过程中,既要保证花灯不被折损,还要让花灯掉落时展开得“恰到好处”,同时保证每层花灯要“灯连灯”。

  由于种种原因,做盒子灯的这项传统技艺曾中断过几十年。近年来,许家沟乡又组织起河西村的老手艺人,开始了扎灯、绘灯、装灯,并研究盒子灯同声光电元素的融合与创新,从而实现盒子落、灯即亮的观赏效果。

  今年,河西村的村民们在花灯造型设计上也花了一番心思,既要保证花灯的视觉效果,还要展现古都安阳的文化底蕴。最终,他们选取安阳地标建筑之一文峰塔、殷墟出土的后母戊鼎、甲骨文“福”字等8个样式。

  然而,甲骨文线条有曲有直,如何让花灯造型更逼真?这让老手艺人犯了难。村民们反复商讨,多次改进材料,才还原出甲骨文的“福”字造型。

  如今,盒子灯不仅是手工艺品,更是传统智慧与现代技术的融合,观赏效果更好,也更加安全可控。此外,当地还在探索为每层花灯定制语音介绍,并在造型设计上更贴近年轻人的喜好。

  谈及盒子灯的“走红”,许家沟乡副乡长杨静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盒子灯,这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希望能把盒子灯和安阳文化相结合,更好地传承古老技艺,弘扬古都文化,让古老的‘花灯之王’绽放新的光彩。”(李林 杨之甜)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