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就获职称”开辟校企融合新赛道

2025-02-27 10:27:57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评论员 靳李君

  让毕业生带着职称去求职,是安徽省马鞍山市试点的人才培养新模式。2021年,马鞍山市在马鞍山学院试点建设全省首家高校产业工程师学院。2023年,试点范围又扩大到安徽工业大学、皖江工学院两所本科院校,达到一定条件的毕业生便会获得职称。

  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马鞍山市试点的“让毕业生带着职称去求职”人才培养新模式,无疑为高校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衔接开辟了一条创新之路。在传统高校教育体系中,毕业生虽拥有理论知识,但初入职场时,往往因缺乏实践能力与行业认可的资质,在求职中屡屡碰壁。如今,马鞍山市这一创新模式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获得职称,这不仅是对他们专业能力的权威认证,更是通过学校“背书”为其颁发了一块“金字招牌”。拥有职称的毕业生,在简历筛选、面试竞争等环节,必将更受关注。毫无疑问,这将大大增加其就业机会,为其职业生涯开启良好开端。

  从企业角度来看,招聘是一场寻找合适人才的“博弈”。企业往往希望招聘到能够迅速适应岗位、创造价值的员工,可现实中,企业常需花费大量时间和成本对新员工进行培训。而获得职称的毕业生,意味着他们已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和行业标准要求的能力,如此,企业也能减少前期培训成本,更快地将人才投入实际工作中,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这种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是对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了企业与高校之间的良性互动。

  当然,目前该模式还处在试点阶段,带着职称毕业的学生是否具备真实的实操能力,也有待社会进一步检验,但不可否认的是,该模式是高校教育改革的积极探索。它将倒逼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将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融入课程体系,进而优化专业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这一创新模式必将为更多高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助力更多毕业生顺利就业,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协同发展的成功范例。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