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评论员 张百强
老字号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商业变迁的见证、日常生活的写照。近年来,不少老字号迎来发展“又一春”,以“不服老”的精气神探索创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但在创新转型的过程中有苦有甜,有困惑迷茫,也有不少激动人心的瞬间。如何让老字号破局,实现“长虹”?答案在于“倚老”而求新。
如今,“花样翻新”的老字号商品不断呈现在消费者眼前,又一次让人们欣赏到了“中式美学”,品尝到了“记忆中的味道”,触动了“刻在DNA里”的情怀。
老字号的优势在于——不仅有着过硬的产品质量、良好的口碑,更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与讲不完的动人故事。对于消费者来说,老字号就是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雕刻成的“金字招牌”,有着历史积淀下来的信誉。
在一代代的传承中,老字号有了较高的信誉度与广泛的知名度,附着于商品本身的品牌价值成为老字号企业传承与发展的显著优势。
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味地摆“老姿态”、用“老眼光”看市场是行不通的,唯有创新才能让“金子招牌”越来越亮。产品上新、“IP”创新、渠道更新……不少老字号企业求新求变,靠不同招法在“老赛道”上开辟了新天地。如苏州的稻香村糕点、上海的老凤祥首饰等,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老字号品牌,其成功之处便是不断迎合变化的市场,紧跟消费者的需求,以此赢得长远发展,在新时代中绽放魅力。
2023年,由商务部等5部门出台的《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其目的之一便是“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
笔者看来,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企业要坚持守正创新,在坚持传统工艺、坚守工匠精神的基础上,加大新品研发与推广力度,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留住更多消费者,增加品牌黏性。同时,紧跟数字化转型趋势,通过布局网购平台、构建消费新场景,不断拓宽销售渠道、打造销售新模式。对于政府部门,也要从优惠政策、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老字号企业支持,优化企业生长环境,让其所处平台更高、发展空间更大、未来前景更广。
老字号是时代的记忆,更是橱窗里、餐桌上的消费品。抛却“老姿态”、投入新市场,唯有不断求新,方能让老字号“逆生长”,重新点燃“青春”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