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张楠
近日,平顶山市湛河区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圆满闭幕。会议现场揭晓了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票决结果,10项民生实事项目脱颖而出。这是湛河区首次通过票决方式确定民生实事项目。
实行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不仅是湛河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也是凝聚民智民心民力,推动民生决策从“政府配餐”向“群众点单”转变的一项创新举措。
为让候选项目更好地体现群众所需、所忧、所盼,湛河区建立“民意征集—科学论证—决策”的全链条机制,确保每一项实事都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自2024年10月起,该区通过“政府+人大”双通道征集平台,先后开展了区直单位意见征询、社会公众网络征集、人大代表建议收集,经过多轮筛选、部门论证和专题研讨,最终形成涵盖就业创业、交通出行、养老服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12项候选项目,提交大会进行票决。
面对民生实事候选项目这一新的审议事项,与会代表深感责任重大,他们代民审、传民言,各抒己见,积极交流,围绕候选项目展开热烈讨论,从自身的工作和生活经验出发,说想法、提建议,集思广益画好新一年民生实事“同心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提升教育服务水平,是本次民生实事候选项目中的一大亮点。区人大代表、湛河区诚朴路小学校长李庆敏说:“建议在增加学位、提升硬件设施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可以鼓励社区与学校合作,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社交、协作能力,将学校教育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场景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在众多备受关注的候选项目中,缓解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也成为代表们热议的焦点之一。区人大代表胡安永在讨论时深有感触地说:“有时候回家,围着小区转好几圈都找不到停车位。这个项目如果能顺利实施,以后停车就不用再发愁了,生活也会方便很多。”区人大代表李冠军也对新建停车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应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资源,比如一些废弃的厂房、空地等,进行合理规划改造,既能快速增加停车位供给,又能提高土地利用率。”
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发展的 “毛细血管”,对推动乡村振兴意义非凡。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这一实事项目,在会议上同样引发了代表们的热烈讨论。区人大代表、高阳路街道召村党支部书记王梅提出:“建议新改建农村公路时充分考虑实际需求和未来发展。比如我们村,农产品运输量大,道路的承载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而且,我们可以依托新改建的公路,打造农产品运输专线,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产业,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过充分审议和酝酿,每位代表严格按照票决办法,带着人民的心声和意愿审慎选择,依次在票箱里投下自己庄严而神圣的一票,最终差额选出了10项2025年度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提升教育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实施残疾人救助、缓解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提升普惠养老服务能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开展背街小巷提升改造、提升城市服务质量、让城乡居民用上自来水。
这些项目承载着群众的期盼,凝聚着代表们的智慧和担当。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湛河区通过票决制选出民生实事项目,不仅让决策更透明、更民主,也让民生实事更贴近民心、更接地气。湛河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票决通过后,将由区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确保每一项实事都能落地见效,让“民生议题”真正变成“幸福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