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抢注商标:驳回不是句号

2025-03-18 10:20:18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评论员 温献伟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通告称,个别企业和自然人以某些社会公众普遍知悉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名称或相关图形,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提交了商标注册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坚决打击此类恶意注册和申请行为,依法对63件商标注册申请予以驳回。

  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承载和体现着巨大的商业品牌价值,对企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和意义。近年来,随着科技创新热潮的到来,恶意抢注商标事件时有发生。某些个人和企业将此视作商机,傍名牌、蹭热度、抄近道、走捷径,或移花接木、或暗度陈仓……种种恶意抢注行为,不仅背离商业伦理道德和社会诚信风尚,而且也侵害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大力构建企业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严厉查处和打击恶意抢注商标行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此次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依法驳回63件商标注册申请,既亮出了坚决说“不”的鲜明态度,也表明了针对恶意抢注行为“露头就打”的决心。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更是保护新质生产力。知识产权是保护创新成果、激励创新的重要手段。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里,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严厉打击恶意抢注商标行为,需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因此,63件商标注册申请被依法驳回,是一个阶段性胜利,但不等同于画上句号。

  一方面,政府部门要以“零容忍”的态度,持续保持严厉打击恶意抢注商标的高压态势,同时进一步完善商标注册制度,筑牢审查审核防线,防止恶意抢注浑水摸鱼;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积极鼓励企业大胆创新,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以及“商标即是资产”的核心意识,始终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商标注册防御机制,以此夯实强大的防火墙,不给“李鬼”们以可乘之机。

  此外,政府部门还要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的浓厚氛围,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监督,群策群力、综防综治,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知识产权工作治理新格局,让恶意抢注商标现象无处遁形。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