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打造“铁公机水”多式联运枢纽

2025-03-18 10:25:21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石桂林 通讯员 冯艳华 赵梦衍

  阳春三月,生机勃发。在漯河港作业区,记者看到多个千吨级泊位全线运转,满载钢板的大型货车已停靠在岸,等待装货的货车已按序排列,吊装机械正在将打包好的氯化铵、钢板进行装载,河面上的船舶也已经整装待发。

  “漯河港地处沙颍河上游,是目前我省内河已投运港口中距离中原腹地和西、北部资源大省距离最近、功能最全、交通优势最明显的港口。”漯河港航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漯河港位于沙颍河畔,历史上曾以“水旱码头”闻名中原。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航道被截断,漯河航运中断长达半个世纪。漯河港目前拥有11个500吨级泊位,设计年吞吐量460万吨。通过沙颍河、淮河、京杭大运河等航道,漯河港连接豫、皖、苏、鲁、沪、浙、鄂、赣等省市,成为中西部地区距离中原腹地最近的港口。

  漯河港作为全省重要的内陆河港,是漯河重点谋划的三个发展增长极之一。自2019年复航以来,漯河港不断发展壮大,依托多式联运体系,晋陕蒙等10多个省市的20多种大宗货物在港口周转出海,货物吞吐量实现跨越式增长,2024年达到362.4万吨、增长72.6%,已成为中西部地区通江达海的重要枢纽,辐射全国20多个重要港口。

  漯河港的复兴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还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通过与周口港合作开通“漯河—周口短途巴士”,漯河港实现了集装箱快速转运。2021年至2024年,漯河港散、杂货吞吐量从90.54万吨大幅增长至362.37万吨,业务范围涵盖煤炭、化工原料、钢板、砂石、粮食等,业务范围辐射全国20多个重要港口,连接了中原地区与“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以及江浙等地区水上运输,打通了郑州都市圈出海的新通道。

  为积极融入郑州都市圈,对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正全力加快航道“四升三”工程、港口扩容提升工程及临港铁路专用线建设,建成后漯河港年吞吐能力将提升至2000万吨以上。未来,漯河港不仅是各类货物的集散地,还是漯河重新拥抱江河、走向世界的起点。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