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施肥 中原农谷麦正旺

2025-03-20 15:14:37   来源:河南经济报

  春回大地。在中原农谷的广袤麦田里,一片片碧绿的小麦在微风中摇曳,仿佛是大自然最动人的诗篇。这美好的田园风景,不仅预示着丰收的希望,还见证了一场农业科技的革新。

  3月16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科技专家齐聚河南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国家土壤质量新乡观测实验站”,观摩农田智慧施肥关键技术研发试验田。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领导,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周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张佳宝,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沈其荣等顶尖专家,以及来自全国30余家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代表共计70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

  会议通过专题汇报、田间试验与示范区观摩等形式,全面总结了“农田智慧施肥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项目的最新进展,部署了未来的主攻方向。

  据介绍,作为农业大国,我国面临着耕地资源利用强度高、化肥施用不合理等多重挑战。传统的施肥方式因其盲目性,不仅导致资源浪费,还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因此,构建智能化施肥技术体系,实现精准施肥、绿色施肥,已成为当前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此次会议上,与会代表先后观摩了8 个智慧施肥田间试验和8个长期定位试验。农艺农机融合智慧施肥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负责人、研究员艾超,课题任务负责人、研究员黄绍敏,分别对田间智慧施肥的技术研发及系列长期定位实验作了详细介绍,研究结果支撑了小麦—玉米智慧施肥技术集成,并围绕“精准推荐—绿色肥—农机协同”全链条,聚焦智慧施肥技术创新,取得了三大突破性进展。

  智能推荐系统创新。针对传统测土施肥依赖高成本土壤检测的短板,项目团队成功开发了玉米、小麦等8种作物的“NE养分专家系统”。该系统通过分析区域土壤、气候及作物需肥规律,可智能化生成氮磷钾配比方案,实现有/无土壤测试条件下均可精准推荐施肥。目前,该系统已在国内多个粮食主产区验证,平均减少氮肥用量20%。

  绿色肥料产品创制。面对肥料养分效率低、机械适配性差的问题,项目组创制了七大新型绿色肥料产品,包括缓控释肥、稳定性肥料、作物专用肥等。其中,小麦玉米专用肥通过优化养分配比与控释技术,实现”一基2追”智慧施肥后氮利用率达到48%。

  阶段性实现农艺农机融合突破。通过优化施肥机械深施位置、研发抗堵管配方肥等措施,示范区施肥位置合格率超过90%、施肥量偏差低于10%。在获嘉县万亩示范区,集成应用了“NE系统+机械深施+绿色肥料”技术模式,获嘉示范区的小麦玉米氮肥利用率较传统模式提高13%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6.6%。

  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不仅全面展示了“农田智慧施肥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更为我国农业低碳转型注入了新动能。正如周卫所言:“让每一粒肥料‘智慧落地’,是我们守护耕地红线、端牢中国饭碗的科技担当。” (记者 郭俊娟 通讯员 王苗苗 文娇 文/图)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