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湛河区人民法院 让“调解生态圈”成为企业发展的“护卫舰”

2025-03-22 02:43:43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在全省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的关键之年,平顶山市湛河区人民法院以“绣花功夫”创新多元解纷机制,通过构建“调解生态圈”为企业减负增效。最新数据显示,该法院2025年第一季度调解率跃居全市首位,涉企纠纷平均化解周期缩短至30天,较去年同期下降27%,为市场主体节约诉讼成本超千万元。

  劳动争议化解跑出“加速度”

  面对劳动争议案件年均15%的增幅,湛河区人民法院与人社部门创新建立“裁审衔接云平台”。通过电子卷宗实时共享、典型案例定期会商,实现仲裁与诉讼标准统一。2025年初,辖区某医院23名医护人员的集体维权案,仲裁阶段便引入法院预审机制,最终促成医院与职工达成阶梯式补偿方案,避免矛盾升级。“从申请仲裁到履行完毕仅用21天,比常规程序缩短两个月。”案件代理律师感慨。

  智慧调解按下“快捷键”

  “现在签调解协议像网购一样方便。”某科技公司负责人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与异地客户在线完成纠纷调解。湛河区人民法院深度应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30%的商事纠纷实现“一次不用跑”。对于复杂案件则采取“线上证据交换+线下焦点调解”的混合模式,某物流运输合同纠纷中,法官运用区块链技术固定电子运单证据,促成双方当场达成履行协议。

  信用修复破解“执行难”

  为防止调解成“法律白条”,湛河区人民法院联合区发展改革委建立“自动履行+信用修复”激励机制。某食品加工企业在调解后主动履行380万元债务,不仅获得信用加分,还得到银行贷款利率优惠。数据显示,该机制推行以来调解协议自动履行率稳步提升。

  多元解纷构建“新格局”

  走进湛河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商事调解驿站”的电子屏实时跳动着调解进度。这里整合了工商联、4个行业协会和25个基层调解组织资源,形成“行业专家+调解员+法官”的立体化调解网络。“我们针对医疗、物流、知识产权等区域特色产业,分类建立专业调解团队。”立案庭负责人介绍,湛河人民法院邀请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士参与案件调解,从专业角度给出指导意见,金融调解中心成立后首个调解案件标的额就达到了1亿元,大大降低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节约了司法资源。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湛河区人民法院院长沈伟轩表示,湛河区人民法院将深化“立审执破”全流程改革,年内计划在产业集聚区增设“法企联调中心”,让“调解生态圈”成为企业发展的“护卫舰”。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