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吉娜
“以前刻章要等两天,现在立等可取。”——刻章店老板发现,自从新开办企业刻章由政府买单起,店里生意更红火了。
“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假公章问题了。”——会计小林说,现在电子章每次使用都有记录,做账更放心。
“村里都能办营业执照了。”——返乡创业的养殖户老周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营业执照,全程没进城。
在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的浪潮中,平顶山市湛河区以市场准入便利化为突破口,通过“流程再造、技术赋能、模式创新”三维改革,甩出三招“便民大招”——“一件事一次办”“云盖章”“集群开公司”,让企业开办从“跑断腿”变成“动动手”,实实在在给老百姓省时省力省钱。
第一招: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 把民生事办成“省心事”
“以前开个饭馆要跑七八个部门,现在就像点外卖一样方便。”开麻辣烫店的李大姐掰着手指算账:过去办营业执照、食品许可证等证件得折腾半个月,现在政务服务大厅开了“一件事专窗”,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网办理,两天全搞定,省下2000多元代办费。
自2024年9月以来,河南省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服务平台经营主体开办、信息变更、注销登记、企业迁移变更“一件事”和河南政府服务网开办餐饮店“一件事”正式上线运营,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需求,将相关跨部门事项进行深度融合,实现税务、公安刻章、社保、医保、海关、银行等六个业务系统间信息推送共享,设立、变更、注销、迁移等事项一次性办结。
湛河区政务服务大厅还设立了“高效一件事一次办”综合窗口,组建了帮办代办团队,提升政策解答和业务指导能力,按照“一套材料、一表申请、一口受理”模式,积极协助企业和群众完成“高效办成一件事”申报。政务服务从“能办”到“好办、快办”,为企业和群众带来的不仅是体验感的改变,更能让他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政务服务改革带来的实惠。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该区“高效办成一件事”办件量已突破1万件。
第二招:电子章真管用,手机能签百万元合同
“上个月用手机签了笔郑州的订单,对方起初还不信电子章有效。”做建材生意的赵老板掏出手机演示:登录“豫事办”App,刷脸认证后,3分钟就生成带防伪编码的电子章,签合同时自动生成时间戳,比传统印章更安全。
这项2024年9月上线的新服务,让企业彻底告别背着公章出差的麻烦。特别是经常跑外地的业务员,现在谈成生意当场就能用手机盖章。现在企业领取完营业执照后,电子印章同步发放。据统计,全区已有1.2万家企业领取电子章,光是快递费一年就省了80多万元。
第三招:没办公室也能开公司,车库创业成真事
刚毕业的大学生小刘和3个同学挤在出租屋创业,正愁租不起办公室,没想到湛河区创新推出了“集群注册”,将公司住所登记为托管机构的地址,半天就注册了科技公司。
“省下首年两万元的房租,我们用这笔钱买了服务器。”小刘说。
湛河区推出的“集群注册”就像开公司的“共享办公室”,让初创企业以最低成本入驻。在中国广电(平顶山市)5G创业产业集群项目基地,100多家网店共用一个注册地址,还能共享会计、法务服务。这项政策已催生1300多家小微企业,带动就业超3000人。
湛河区市场监管局负责人坦言:“我们把自己当‘店小二’,群众吐槽什么就改什么。”比如有创业者抱怨“部门间踢皮球”,他们就打通6个部门的数据库;听说企业怕假公章,就引入区块链防伪技术;发现初创企业租不起场地,就推出“共享办公室”。
如今在湛河区,开公司就像“网购”一样简单:手机申请、智能审批、自助打证,还能7×24小时随时办。
2024年全区新增小吃店、网店、科技公司等近7000家。正如开杂货铺的王大妈所说:“现在办事真方便,办事效率比快递还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