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曹永飞 通讯员 李娜
清晨的漓江花园小区里,退休教师秦阿姨正轻快地穿梭于绿意盎然的步道间。送孙子上学后,她熟稔地拐进姜庄农贸市场,购买新鲜蔬菜。五分钟后,她提着菜篮踱步至街角梅园,在晨光中舒展筋骨,与邻居们唠家常——这充满烟火气的场景,正是鹤壁市淇滨区长江路街道漓江社区“一刻钟生活圈”的生动诠释。
便民服务全矩阵:把生活装进“15分钟半径”
漓江社区创新构建“5—10—15分钟”三级便民服务体系,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原点,姜庄农贸市场、社区卫生服务站、幼儿园等都在5分钟服务圈内;10分钟辐射圈覆盖好利来便民超市、养老驿站、街头游园等17个基础服务点;15分钟生活圈则串联起医院、文体中心、商业综合体等“民生拼图”,形成“步行一刻钟,需求全满足”的便民生态。
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图书阅览室、儿童服务站、书法课堂、健身活动室等免费为辖区居民开放。该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李月说:“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把高频服务项目全部纳入15分钟可达范围,老年助餐、幼儿托管等12项服务实现精准投放。”
品质生活新范式:让诗意栖居照进现实
当便民服务解决基础需求后,漓江社区开始在“生活品质”维度精雕细琢。“四季花境”的梅园,呈现春赏樱花夏观绿、秋闻桂香冬品梅的景观。
该社区还将便民服务与文化建设巧妙融合。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可累计积分,享受兑换礼品、心理咨询等特色服务。年轻妈妈王倩刚用30个积分换取了儿童书包:“既能带娃参加活动,又能兑换礼品,这种‘精神福利’特别暖心。”
共建共享新生态:让社区成为温暖共同体
在漓江社区,“一刻钟”不仅是时间概念,更编织起紧密的邻里关系网。通过“睦邻”议事厅、邻里帮帮团、近邻中心等平台,居民们共同商定出“小区睦邻公约”“广场舞时间规约”等23项自治制度。
社区还引入专业社工组织,打造“全龄友好”服务体系:为银发族开设智能手机课堂,给上班族提供夜间托育服务,替创业者对接共享办公空间,社区心理咨询服务为辖区150余名青少年未来带来高效能指引。
据统计,自“一刻钟生活圈”建设以来,漓江社区服务满意度从78%提升至96%,物业投诉率下降62%。“‘一刻钟生活圈’不仅看得见摸得着,更能随着居民需求不断进化升级。”李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