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百亿补贴”成为“百亿忽悠”

2025-04-01 10:12:02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评论员 温献伟

  电商“百亿补贴”再现问题手机。据报道,北京市民张先生近日反映,在电商平台“百亿补贴”活动中,自己花费10021元买到的竟是后封机。多次维权未果后,张先生以产品责任纠纷为由起诉商家和平台。目前,北京互联网法院已立案。

  “百亿补贴”作为电商平台推出的一种营销方式,以其商品的多样性、制度的惠民性,迅速赢得广大消费者信赖,参与“百亿补贴”成为很多消费者的首选体验。然而,曾几何时,“百亿补贴”背后的售假行为却暗流涌动,愈演愈烈。种种猖狂之举,严重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严重侵蚀“百亿补贴”的制度刚性和公信力,严重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电商平台健康发展。

  “假一赔十”“真品正品”是电商“百亿补贴”针对消费者做出的郑重承诺,但眼下却大有将此沦为“纸面福利”的趋势。前不久,五粮液集团发布声明,“百亿补贴”活动中存在占比不小的假五粮液酒;近日,媒体记者深入暗访,也揭开了令人震惊的黑幕,大量翻新机、后封机正悄然流入“百亿补贴”的池子……充斥的是制假售假团伙的嚣张气焰,暴露的则是相关监管的层层失守。

  面对“百亿补贴”背后的猖獗售假现象,相关部门必须利剑出鞘,给予迎头痛击。谁在为一系列的假冒商品贴上“百亿补贴”的标签?监管部门需要从生产源头、流入渠道、审核准入等环节,进行全链条、全过程整治,严厉打击,绝不姑息。消费者要坚决说“不”,勇于维权,不给某些电商平台“店大欺客”的机会。电商平台也要进一步履行主体责任,树立风险意识,建立健全“百亿补贴”商品严选机制,守好、用好“百亿补贴”惠民制度,让消费者放心消费,选购无忧。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