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县:点“废”成“金” 循环“绿”动

2025-04-01 10:39:24   来源:河南经济报

  “今天我们搭建交流平台,就是要让各位老乡打破信息壁垒,把孤岛连成大陆,把‘单打独斗’变成‘抱团发展’,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胸怀,推动资源共享、技术共研、市场共拓、优势再造,在融合配套中催生化学反应,在协同创新中实现裂变升级,携手构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共同体。”3月30日,固始县委常委、副县长王廷辉在固始县循环经济招商推介会上介绍道。

  当天,固始县循环经济招商推介会召开,固始籍循环经济企业、相关专家学者、行业协会、科研院所、政府机构代表等各方嘉宾围绕固始县循环经济发展的前景与路径,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共同为固始县绿色发展规划新的蓝图。

  近年来,固始县抢抓“双碳”战略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循环经济确立为主导产业,在多个重点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走进固始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便能感受到循环经济带来的强劲活力。在这里,一批资源产出率高、废弃物排放率低的循环经济重点企业拔地而起。

  晨曦初照,位于固始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华阳长青投资有限公司机器轰鸣,智能化生产线上一片繁忙景象,从全国各地回收来的废润滑油正沿着沉降、蒸馏、萃取、精制等生产工序,逐步转化为再生基础油。作为全国行业排名前五的企业,华阳长青已在固始建成年处理20万吨的润滑油循环综合利用生产线及年产2万吨的润滑油脂项目,并且率先完成碳足迹核定认证,成为固始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领军者。

  “下一步,我们将规范开发区内纺织企业油泥收储和县内废油回收网络,助力企业在全市、全省范围内搭建回收渠道,确保华阳长青15万吨废油处置、8万吨油泥处置项目原料充足,实现满负荷生产,力争2025年营收突破15亿元。” 县政府党组成员、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赵峰信心满满地介绍道。

  不远处,光大环保能源(固始)有限公司蓝白相间的厂房在朝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醒目。这座占地60亩的工厂依托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每年能“吃掉”30万吨生活垃圾,产出1.1亿千瓦时的电能。垃圾焚烧产生的热能,还通过管道输送至企业,在降低工业用能成本的同时,有效减少了碳排放。

  在固始县,涵盖七大类垃圾的收运处置一体化运行系统正在加快构建,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利用能力显著提升。如今,固始县城市生活垃圾实现了100%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超过90%,再生产品多达8大类100余种,广泛应用于市政、水利等项目建设。此外,在建的城镇餐厨垃圾处理场近期规模为50吨/天,远期可达100吨/天,年生产油脂约760吨;污泥处理厂也已建成投产,污泥填埋比例大幅下降。

  2024年以来,固始县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起“1+2+3+N”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完善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循环型服务业,做大做强以再生润滑油、电氢醇、蓖麻油“三桶油”为牵引的循环经济产业,致力打造成中部地区循环经济产业高地。2024年,固始县循环经济产值达到30亿元。

  此次招商推介会更是成果丰硕,一系列合作协议的签订为固始县循环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明阳智慧能源集团、江苏青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遵义润辉实业有限公司、安徽超越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乐诚锂电科技有限公司与固始县人民政府签订支持固始县发展循环经济产业战略合作协议;城发城市服务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明阳智慧能源集团与固始县人民政府签订循环经济深化合作协议……众多合作的达成,为固始县循环经济的未来发展搭建了更广阔的舞台。

  据了解,该县将加快化工园区建设,推动明阳集团电氢醇示范项目和援生制药二期项目建设,全力在新质产业赛道上继续突破,同时,全面启动循环经济示范园建设,着力构建互相配套、互为支撑的循环产业协同集群,并借助区位优势和航运、物流通道,聚力打造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

  该县还将联合河南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成运营城区50个回收站点、1个综合回收中心、1个分拣中心,逐步拓展至全市全省及周边省份;依托“小易回收”,搭建再生资源线上交易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协同,以完善的供应链,补齐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今天签订的每一份协议,达成的每一个意向,建立的每一项联系,都是我们并肩奔跑的新起点。我们将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对接、战略规划衔接、政策资源承接,携手各类市场主体在产业链延伸、创新链协同、价值链提升上持续拼搏进取,推动循环经济提质增效,共创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明天。”固始县委书记杨浩威如是说。

  在固始县这个农业大县,循环经济正悄然重塑着传统产业的肌理,这座豫南小城正以循环经济为笔,点“废”成“金”,描绘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画卷。(何婷 徐纯)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