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吴白琰
四月的郑州人民公园,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春日画卷。
樱花如雪、郁金香似锦、牡丹雍容华贵,五彩斑斓的花卉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更是成了热门的拍照打卡点。人们用镜头记录这美好的春光,也记录公园的新貌。这座承载着几代郑州人记忆的老牌公园,历经岁月变迁,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着市民和游客。
“以前这儿就像是游乐园,不仅有过山车、摩天轮,还有各种卖玩具零食的售卖亭。孩子玩个旋转木马都得排半天队。”在公园遛弯20多年的老居民周建国回忆道。始建于1951年的郑州人民公园,曾长期保持着“游乐场+集市”的运营模式。如今褪色的海盗船、锈迹斑斑的过山车,都彰显着曾经的喧嚣与热闹。
“小时候认为人民公园就是游乐园。”今年27岁的郑州市民李浩臻说,“我在人民公园里上幼儿园,放学总会在公园里玩会儿海盗船才回家。”随着郑州市“公园城市”建设的推进,2021年起,郑州人民公园启动综合改造。漫步其间发现,曾经的游乐设施已变身樱花大道,郁金香花海取代了售卖亭。
牡丹园内,身着汉服的年轻人举着反光板拍摄写真;樱花树下,满脸笑容的阿姨正举着丝巾摆着pose;而在阴凉处,“银发”乐团正演奏《北京的金山上》,悠扬的手风琴声引来围观游客轻声跟唱……
“现在来人民公园,既能亲近自然,我们老人也有专属活动空间。”郑州市民郭阿姨边说边调整着腰间的舞扇。
从过去承载童年欢乐的游乐场,到如今满溢多彩活力的城市花园,郑州人民公园在岁月的沉淀与革新中完成蜕变。在这里,老居民能重拾往昔记忆,新市民能感受春日的生机,不同年龄段的人们,都能在这片土地上找到独属于自己的精神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