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马连华 曹永飞
红绿灯智能配时,实现从“车看灯”到“灯看车”的智慧化转变;物联网感知数据,24小时不间断安全监测并自动风险分析;智慧照明、城市Wi-Fi、信息发布应用场景,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当感知网络高效运转,数据之流畅通无阻,城市的智慧便开始涌现。4月18日,2025鹤壁智造产业生态大会在鹤壁召开,8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来自科研院校、省直部门、龙头企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聚焦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共话“数智”赋能下,智能基因如何驱动鹤壁产业跃迁。
“数智”赋能 千行万业新发展
近年来,鹤壁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抢占产业“新赛道”的重要抓手,抢抓数字技术变革机遇,加快数字新基建建设,着力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
国家人才项目获得者、郑州大学特聘教授卫荣汉认为,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是当前技术发展的趋势。传感器种类繁多,市场需求随着各种智能家居设备、智能汽车、机器人等各种应用不断增长。卫荣汉提到了淇河实验室作为智慧城市核心技术引擎的角色,以及响应河南省“十四五”规划,聚焦传感器底层材料与智能装备研发的重要性,将推动“实验室—中试—产业”全链条转化发展。
“在城市感知体系建设方面,鹤壁市构建了城市空地一体数字底座,构建物联、视联、数联、智联能力,实现从物理感知世界到数字理解世界的转变。”华为政务一网通军团城市数字化研发副总裁张妮认为,城市服务领域,鹤壁市的“城市鸿蒙+”智慧合杆项目,不仅把城市服务覆盖率提升至100%,还通过智能照明、发布服务、广播服务等,让市民有感知,打造宜居之城;在城市出行领域,通过感知道路全量实时数据,进行数字配时、绿波通行方案落地,淇滨大道重点路段综合通行率提升26%;城市安全领域,对城市安全进行全方位监测,保障城市韧性安全;城市治理方面,鹤壁市通过数治城管,实现城市内涝道路健康水体污染效能分析,智能巡检效率提升40%。
在数字中国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深度融合的关键节点,新质生产力正成为驱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华为光产品线光感知总监张浩认为,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拥抱AI,AI普及迫切需要光技术的广泛应用,光技术会快速从数据中心内部及数据中心互联,延伸到每张行业通信网、每个园区、每个感知终端,实现以光强算、以光促算、以光惠算、以光赋算。同时,张浩呼吁共同携手,加速迈向全光网,助力AI普惠千行万业。
抢占“新赛道”8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我们主要做巡检赛道的工业机器人,在高危行业、场景下替代人工巡检,进而降本增效。”超维机器人高级销售经理田源源在参会现场一直不停地跟同行进行沟通交流。
田源源告诉记者,机器人行业是很广泛的行业,即使是同行业也各自有侧重。“我刚刚接洽的是一个工业机器人公司,他们做的机器人使用性能比较高,如流水线上的搬运、物流仓储等。在人工智能发展迅速的当下,想多寻找能够进行资源置换的合作伙伴。”
“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迅猛,随着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业快速发展,机器人市场需求会持续增长。”现场与鹤壁市淇滨区签约工业机器人生产线项目的河南智芯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候玉普告诉记者。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大会期间,八个重点项目成功签约,涵盖互感器生产线、燃气传感器生产线、电子对抗系统装备生产、工业机器人生产线、物联传感器研发生产、城市级无人机低空运营平台、半导体工业软件适配中心及蚂蚁付呗豫北运营平台等领域。
会上还发布了光产品创新基地极简物联杆、极智域控杆、极空升降杆、鸿蒙智慧杆和激光燃气传感器等新产品。鹤壁市城市智慧交通、淇滨区全光网建设先后启动。
活动最后,与会嘉宾参观华为中国行巡展主题展车,实地了解最新数字化解决方案。一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鹤壁市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成果,也为鹤壁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这些项目的逐步落地实施,鹤壁市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