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盐穴“解锁”储能新场景

2025-04-29 10:20:43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高青坡 通讯员 姬冠鹏

  豫中平原的四月,春风裹挟着麦苗的清香掠过叶县田庄乡。

  在这片被金色油菜花环绕的工地上,平顶山盐穴储气库项目的重型钻机正向地层深处挺进。地下约1030米处,沉睡亿万年的盐穴正被唤醒,悄然变身为支撑中国能源革命的“地下能量银行”。

  “三十年前,我们用铁锅熬盐,盐穴只是采矿留下的‘伤疤’,现在倒成了香饽饽。”65岁的老盐工周大勇站在设备平台上感慨。他脚下,3300亿吨岩盐矿层在时光中雕琢出的90座巨型盐穴天然腔体“嗷嗷待哺”,最大的可容纳三座埃菲尔铁塔的体积。

  此刻,国家管网集团的技术团队正为这些“地下巨肺”安装神经脉络——光纤传感器编织的监测网络,能捕捉0.01毫米级的形变,让深埋地底的盐穴有了“数字生命”。

  “我们在夏天‘囤气’,冬天‘放气’。技术团队在叶县进行勘探后,为项目筛选出31.6平方公里建库有利区域。”国家管网集团储能技术公司平顶山项目部副经理张幸介绍,盐穴密封性比混凝土储气罐强30倍,连0.01毫米的泄漏都能监测到。

  这座总投资57.7亿元的工程,建成后将形成40亿立方米工作气量,项目建成后将为我省预留3亿立方米长期优惠库容。

  这场地下革命的能量不止于天然气。20公里外的仙台镇北庞庄村,钻井平台高耸,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的工程师正在挑战-1480米深地储氢的极限。

  这里的地下将诞生亚洲首个深地盐穴大规模储氢项目。项目技术总监梁五星举起岩芯样本,98%纯度的盐晶在阳光下折射出钻石般的光泽:“德国储氢盐穴纯度96%,我们硬是啃下了2%的差距。”该项目总投资5.2亿元,将打造3万立方米储氢腔体。据悉,叶县若充分开发盐腔储氢项目,储存容量可达200亿立方米,有望成为我国中东部氢气集散地。

  新能源产业近年来加速发展,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也应运而生。“压缩空气储能就是在用电低谷时,将空气压缩储存到盐穴腔体内,需要时释放高压空气发电。”叶县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张天振介绍。

  当前,晟光储能叶县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睿升储能叶县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均在当地推进中。

  在这场地下能量革命中,科技与自然的共生哲学处处可见,变革的涟漪正在重塑这片土地的经济肌理。

  “晟光储能2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投建后,对我们的源网荷储项目建设是利好。”张天振说,化工产业是叶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主导产业,电价在化工企业成本里占有相当的比重。

  为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该开发区积极推进源网荷储项目,以降低企业用电成本。而晟光储能紧邻该开发区,可以为源网荷储项目提供坚强支撑。

  此外,在储气库与联合盐化公司之间有一条直径80厘米的管道。修复盐腔产生的卤水,经处理后可通过管道直接进入公司制盐车间,同样实现了绿色循环、变废为宝。

  当钻机穿透叶县千米岩层,监测屏上的压力曲线依然平稳如常——这种来自大地深处的从容,正是叶县新能源革命的底气。在这片见证过《盐铁论》智慧的土地上,一场始于治愈“工业伤疤”的变革,正在谱写属于新时代的能源史诗。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