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取消“大小周”要成真实惠

2025-05-01 00:31:41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评论员 靳李君

  近日,有公司宣布取消周末单休、双休循环的“大小周”工作制度,在互联网上引起热议。有人认为劳动者可以获得更多休息时间,有人认为取消“大小周”可能会降低工资收入,甚至造成“隐性加班”,治标不治本。

  取消“大小周”无疑是对劳动者休息权的保障。长期以来,互联网行业盛行“加班文化”,“996”“大小周”甚至被视为“奋斗”的代名词。然而,超时工作不仅损害员工健康,也影响家庭生活和社会参与。此次调整若能落实,意味着劳动者至少在法律层面获得了完整的周末休息时间,有助于缓解长期过劳带来的身心压力。

  但也不得不承认,现实往往比政策更复杂。在部分企业,加班费构成员工收入的重要部分,取消“大小周”后,若薪资结构不变,相当于给员工降薪。因此,不能只对工时改革做“减法”,薪酬制度也要同步跟进,确保员工总体收入不因工作时长缩短而大幅缩水。否则,政策的好意可能适得其反。

  值得警惕的还有“隐性加班”问题。一些企业虽然名义上取消“大小周”,但工作量并未减少,这也将导致员工被迫“自愿加班”——周末在家办公、深夜线上开会。这种被迫加班比制度性加班更隐蔽,也更难监管。因此,如果没有劳动量的实际减少,那么取消“大小周”,就可能沦为“文字游戏”,劳动者的实际负担并未减轻。

  要让取消“大小周”真正成为惠及劳动者的好制度,企业还需多管齐下。首先,薪酬体系应与工时调整同步优化,避免员工因减少加班而收入骤降。其次,合理分配工作任务,避免“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否则双休只会成为“纸上福利”。此外,监管层面也需加强对变相加班的查处,确保政策执行不打折扣。

  “大小周”引发争议,折射出劳动者对权益保障的担忧。在现实的就业压力下,只有当企业、监管和社会形成合力,确保制度变革真正转化为劳动者的获得感,取消“大小周”才能从“纸面福利”变成“真实惠”。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