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正是桑蚕养殖的黄金时节。近日,由国家桑蚕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综合试验站的崔自学、张耀亭、卜黎明等一行五人组成的专家团队深入嵩县闫庄镇、饭坡镇、大坪乡、纸房镇等桑蚕主产区,为当地桑蚕产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此次行动中,专家团队不仅带来了价值2万余元的电动修枝剪、蚕体消毒器等新型桑蚕农机具,还免费给省级蚕业龙头企业洛阳阡陌桑田农旅科技有限公司和30余户种桑养蚕专业大户。这些先进农机具的引入,为嵩县的桑蚕产业增添了新的动力。
在该公司,专家团队与其负责人路晖进行了深入交流,针对公司在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为公司的发展规划提供了宝贵的建议。此外,专家团队还表示将积极协助该公司申请上级项目支持,并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服务,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饭坡镇汪城村祝喜娃的桑园里,专家团队仔细察看了桑芽和桑叶的长势,详细检查了病虫害情况。他们现场传授了桑树根腐病和桑尺蠖等桑园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并强调了“预防为主、治早治小、综合防治”的重要性。通过专家们的耐心讲解和示范,蚕农们对病虫害的防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纷纷表示将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确保桑园的健康生长。
针对春蚕饲养的关键时期,专家团队走进标准化养蚕大棚,为蚕农们提供了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在养蚕大户郭相如的养蚕大棚里,崔自学示范了温湿度调控的技巧,并详细讲解了蚕棚的消毒方法。蚕农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举起手机录像,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技术要点。通过专家们的现场指导和示范,蚕农们对春蚕饲养的技术要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今年的蚕桑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外,专家团队还组织该公司的技术负责人及部分种桑养蚕户进行座谈交流。他们了解到嵩县根据养蚕劳动力状况、养蚕设施等实际情况,独创了桑园“123”修剪法和春夏秋连续少量多批次养蚕技术模式。这一新技术和新模式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大棚投资,还充分利用了蚕棚资源,实现了节本增效,提高了养蚕效益。专家团队对此表示高度赞扬,并鼓励蚕农们继续努力,科学种养,进一步提高种桑养蚕的效益。
“这次帮扶既送物资又教技术,真是及时雨!”大坪乡蚕桑合作社负责人赵占光感慨地说。专家带来的自动上簇方格簇让饲养效率提升了20%,而桑蚕病虫害识别挂图更是成为蚕农们的“掌中宝”。
省蚕科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开展“科技特派员驻点服务”,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培育技术能手等方式,进一步助推嵩县桑蚕产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的力量。(姬相云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