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仅退款”,良性竞争回归

2025-05-10 01:00:10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评论员 张百强

  日前,多家电商平台宣布对“仅退款”规则进行重大调整,这意味着无序的“仅退款”在电商行业正式终结。随后,“电商平台全面取消‘仅退款’”话题登上社交平台热搜第一。

  “仅退款”指的是消费者无须退货即可直接获得退款。2021年,“仅退款”由拼多多引入国内电商平台,2023年底至2024年初,淘宝、抖音、京东、快手纷纷加入“仅退款”阵营。然而,这项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目的而设定的售后服务,逐渐在实践中被滥用,成为一些用户“薅羊毛”的工具,如某些消费者为凑满减优惠购买商品,收货后立即退款,甚至利用平台漏洞“白嫖”商品,更有甚者成为职业“羊毛党”,不仅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薅羊毛”教程,更推出“代退款”服务,形成灰色产业链,致使一些商家“钱货两空”,叫苦连连。

  “仅退款”的推行,其实质是以牺牲一些商家利益为前提,如此,也使降低商品品质便成了实现营利的手段。各大电商平台的“内卷式竞争”,最终让商家扛起了所有。

  此次各大电商平台对“仅退款”进行修订,其背后的意义在于纠偏与重塑。首先,要强力整治乱象,将脱离健康、有序发展轨道的平台经济拉回正途,堵住某些人通过“仅退款”实现“0元购”的漏洞。其次,重塑平台经济生态,打造商家安心卖、消费者放心买的市场环境。

  当然,修订“仅退款”政策,更要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放在重要位置,不能厚此薄彼,要避免“哄”好了商家,又伤了买家。毕竟,买卖双方均是市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侵害了任何一方的合法权益,都会影响平台经济的发展。因此,各大电商平台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还要让维护商家合法权益成为共识,最终达到两种权益的动态平衡,降低买卖双方的风险。

  笔者看来,对“仅退款”进行修订是良性竞争的新起点,有助于电商回归品质竞争轨道,不再以低价取胜,更不再以低质获利,避免“劣币驱逐良币”。因此,电商平台要将维护买卖双方合法权益提到新的高度,担起主体责任,以中立的立场协调好双方关系,并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制定新的平台规则,从源头上遏制纠纷事件的发生。而商家更要应充分了解并选择适用售后规则,着重提升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对于消费者来说,应理性消费和诚信维权,合理使用售后规则,若恶意滥用规则也应承担相应责任。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