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源示范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紧抓低空经济战略机遇,立足区域产业转型需求,以“技能培训+产业培育”双轮驱动模式,联合北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梨林镇党建办及济源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共同开展无人机应用技术培训。此举旨在加大低空经济产业人才培养力度,破解新兴领域人才短缺难题,推动低空经济与乡村全面振兴、智慧城市的深度融合。
截至目前,培训已面向符合条件的六类人员开展456人次,吸引了众多学员踊跃参与。培训内容丰富全面,涵盖无人机系统组成、飞行原理、飞行法规、航拍测绘、农业植保等理论知识,以及多旋翼无人机操控、航拍摄影、农业植保作业模拟等实操训练。
培训采用“理论+实操”的教学模式,由持有“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且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授课。理论教学结合课堂讲授与多媒体展示,帮助学员掌握理论知识;实操环节则利用实景模拟器及真实无人机,提升学员操作技能。每6名学员组成一个学习小组,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学习热情高涨。
“无人机行业前景广阔,参加培训后打算在家乡从事相关工作,既能照顾家人,收入也有保障。”参训学员乔艳莉说。
每期培训为期9天,结束后学员将参加职业技能认定考核,合格者将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该局职业能力建设科刘欣东介绍,随着无人机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此次培训旨在提升六类人员的就业能力,为示范区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为保障培训顺利进行,该局职业能力建设科及相关培训专班人员深入现场了解情况,解决困难。济源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负责人表示,学校将充分发挥教学资源优势,与该局紧密合作,确保培训质量。未来,双方将继续优化培训课程和内容,助力更多劳动者实现高质量就业。
此次政校合作不仅为低空经济培育了本土化人才队伍,更探索出一条“技能培训赋能产业升级”的创新发展路径。示范区将持续擦亮无人机培训品牌,打造低空经济人才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标杆样板,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插上“智慧翅膀”。 (记者 谷太磊 通讯员 刘欣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