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 创新文化融合模式 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5-05-24 01:27:32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王泽远

  当黄河千年文脉映照水利工程智慧,当非遗太极神韵融入职教课堂,当思政教育扎根传统文化沃土……在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以“豫见职教,文化赋能”为主题,通过文化铸魂、技艺传薪、思政育人三大路径,探索出职业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创新范式,为培育新时代高素质技能人才注入强劲动能。

  溯源水脉文明 厚植专业育人根基

  该校组织师生先后走进水利文化馆与黄河博物馆,开启沉浸式文化研学之旅。

  在该校的水利文化馆内,同学们通过全息投影、互动装置等数字化展陈,穿越“源起·中华水脉”“奔流·水润华夏”等四大主题展区,直观感受水利事业发展脉络;在“大国重器”体验区,通过分组模拟操作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领悟“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的治水理念。

  黄河博物馆内,该校师生循着历史文物与影像资料,探寻黄河在中华文明演进中的重要地位,深刻理解水利建设对国家发展的战略意义。这场文化实践不仅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更点燃了同学们投身水利事业的奋斗热情。

  传习非遗太极 浸润校园文化生活

  该校以“豫见职教,文化赋能”为主题,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体育精神为主线,将太极拳作为文化赋能载体,在航空港及花园路校区开展从“拳影传承”到“课堂创新”的跨界融合。

  该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工作室教练员带领师生在体育场、体育馆习练拳法,从基础招式到哲学内涵,全方位传授太极拳的精髓。同学们在学习中不仅锻炼了身体,更领悟了太极拳所蕴含的“刚柔相济、动静结合”的哲学思想。

  该校将太极拳纳入特色课程体系,通过系统教学让学生在强身健体中感悟传统文化精髓。太极拳课程通过教授太极拳技巧及其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让学生深入了解非遗价值与传统体育精神。同学们在课堂上认真学习、积极参与,让太极拳成为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太极拳不仅是技艺传承,更是民族精神的具象化表达。”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承人朱学峰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沉浸式教学,让非遗文化真正活在校园、融入生活。”

  深耕思政融合 培育时代职教工匠

  该校以“传承爱国精神,吹响职教时代号角”为主题,创新采用“思政+职教”融合模式,开展思政工坊“优秀党员+优秀思政标兵”双优培育,构建爱国传承教育与当代职教精神哺育双体系。

  活动以“溯源·爱国精神的千年回响”开篇,聚焦屈原爱国事迹的宣传视频震撼首播。汨罗江畔的千古浩叹,“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赤子誓言,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生动展现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的历史传承,瞬间点燃全场师生的情感共鸣。

  在课堂与实践活动中,同学们通过“传承·新时代的职教担当”主题宣讲环节、“体验·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密码”实践环节,深刻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将爱国之情转化为努力学习专业技能的实际行动。这也是该校深化“三全育人”改革的生动体现。

  未来,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将持续发挥思政教育主阵地作用,通过“思政+非遗”“思政+创新”等多元融合模式,致力于培养兼具深厚爱国主义情怀与精湛专业技艺的新时代工匠,让文化赋能职业教育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