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育英学校五年级四班 柴艺朗
我从小被父母培养得像个体育生,同学们在上奥数、背英语、弹钢琴的时候,我在打冰球、踢足球、打乒乓球。说实话,我曾经心慌地要求上个“学而思”,但是爸爸说:“运动很重要。”
我冰球打得并不好。在强队打后卫时,我在场上摸不到几次球。妈妈将我的表现形容为给球杆“号脉”。后来,我到了弱队。因为速度快,教练让我当队长。那时并未因从强队出来而感到伤心,反因当上队长而沾沾自喜,父母一如既往地夸我:真棒!
当了队长,我体会到了“当家”的累。以前拿着球杆在后场晃悠就行了,现在必须冲锋在前,不仅要打满全场,还要随时为队友补位,每次训练完都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每次比赛,教练都郑重地嘱咐我:“柴艺朗,咱们队靠你了!”因为这句话,我没有缺席过训练;因为这句话,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会拼尽全力。
在这个新队,我学会了输。以前球到我手里,马上就传出去,美其名曰“团队精神”,其实是怕球带丢了落埋怨。以前比赛输了,我会找很多客观理由,比如场地不熟悉、鞋带开了等,也会赖前锋、赖门将。现在,我觉得输就是技不如人,当队友私下责怪他人的时候,我也会耐心地开导他:输球不是一个人的责任,每个人都难辞其咎,要加强训练,要更团结。
时间如白驹过隙,我与冰球相伴六年了,从一个一米出头的“小豆包”,长成了一米五的健壮少年,我所在的冰球队也从一个后备队成长为首发队。成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而是需要汗水与时间浇灌的漫长过程。“赢”字由五部分组成:“亡”,提醒我们要保持谦虚,不能盲目自信;“口”,强调要善于沟通,更好与他人合作;“月”,代表长期的积累和坚持;“贝”,要求我们合理利用时间和资源;“凡”,要我们脚踏实地,从平凡做起。运动教会了我如何将这些赢家必备的要素组合起来,更让我领悟到面对未来——想赢,也要不怕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