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县第四小学 郭涛
水患无情,生命无价。近年来,小学生溺水事故时有发生,溺水成为威胁青少年生命安全的“隐形杀手”。每一场悲剧的阴影之下,都藏着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防护体系,守护学生生命安全,已成为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学校教育、家庭监护、社会管理和学生自护四个维度,提出系统性防护策略,为筑牢生命防线提供有效的实践路径。
一、强化学校安全教育
将防溺水教育纳入日常教学,通过播放警示影片、开展主题班会、组织应急演练等形式,让学生掌握防溺水知识与自救技能。校园内设置宣传展板、张贴警示标语,并通过家长会、家校群等渠道,督促家长加强校外监管。
二、落实家庭监护职责
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行踪,尤其在放学后、节假日等时段做到“四知”(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通过生活实例开展防溺水教育,教授孩子游泳与自救技巧,并以身作则,不带领孩子前往无安全设施的水域。
三、完善社会防护管理机制
相关部门要在河流、池塘等危险水域设置醒目警示标识,加装防护栏,配备救生圈等救生设施并定期维护。建立水域巡查机制,及时对学生的危险行为进行劝阻;利用媒体、社区宣传栏等渠道开展防溺水宣传,营造全民关注氛围。
四、提升学生自救能力
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六不”原则,不私自下水、不擅自结伴游泳、不盲目施救等。引导学生在发现同伴溺水时保持冷静,立即呼救并寻求成人帮助。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正规游泳培训,提升遇险应对能力。
守护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防溺水工作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学校教育的“知识传递”、家庭监护的“日常监管”、社会管理的“硬件保障”和学生自护的“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防护网络。只有多方协同、多措并举,才能真正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让每个生命都能在安全的蓝天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