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韩红霞 实习生 陈晓曼
随着“低空经济”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近期,仿佛一夜之间,无人机培训市场突然火了。
6月25日晚,家住郑州市金水区鸿宝路瀚海尔湾小区的何丽,在路边散步时突然注意到,小区对面原本一处空地的大门上悬挂了“国之翼无人机培训”的醒目招牌,细看围墙上的海报,才知是河南国之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此开设了无人机培训基地。
庞大的应用市场,催生“飞手”职业走热
近年来,随着低空经济核心产业之一的无人机应用场景不断拓展、裂变,带动无人机操控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持续攀升,无人机“飞手”职业走热。
河南作为产粮大省,无人机在农业植保方面有着广泛、成熟的应用。据河南省无人机行业协会会长曹胜利介绍,业界素有“全国无人机植保看河南,河南看安阳‘全丰’”的说法。除植保之外,安阳作为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近年来,积极推动无人机应用场景创新“遍地开花”,目前已搭建应用场景30多个,在应急救援、环境监测等领域,无人机都得到广泛应用。
巨大的应用市场,催生无人机“飞手”新职业也“飞”了起来。
郑闯是邓州市助农供销发展有限公司的无人机“飞手”,他所在的公司从2021年起开始利用无人机为农户开展“一喷三防”作业。当初农户对使用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持观望态度,但现在,使用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已成为该公司为农服务的一种常态。
郑闯坦言,如果是大田,一个“飞手”日均可完成飞防作业1000~1200亩,专职“飞手”根据全国农作物不同的生长期,从南到北,一年四季接单不断。
与植保“飞手”收入最好的时候相比,现在行业竞争加剧,但技术好的“飞手”月薪8000元以上不是问题。
据专业机构测算,目前,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到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目前,随着无人机物流配送、环保巡查、电力巡检等每一个应用场景的进一步拓展,“飞手”这一职业的热度将持续飙升。
“考证热”带火培训,无人机教员不够用了
“飞手”职业的持续走热,带动了无人机“考证热”。从郑州市无人机执照考点情况看,今年以来,一些考点每次考试动辄近千人排队的火爆场面已不罕见。这引得各方力量竞相入局无人机培训市场。
以河南省无人机行业协会为例。该协会于2024年11月取得中国民航局无人机全机型执照考试培训资质,其在河南三和航空工业有限公司的培训基地举办的首期CAAC无人机执照培训班一开班,便吸引了来自电力、安保等相关行业工作人员、国央企的技术人员、大中专院校学生及无人机爱好者争相报名。
据了解,除通航企业利用原有企业资源开展无人机教育培训外,无人机“考证热”也吸引了传统的汽车驾校入局,新增无人机培训项目。
“近年来,无人机培训机构增加明显,截至今年4月底,全省无人机培训机构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50%。”河南省无人机行业协会副会长谷伟国介绍。
无人机CAAC执照考试,根据无人机机型不同,每个类别的取证都分为“视距内驾驶员(驾驶员)、超视距驾驶员(机长)、教员”三个等级。考取教员证需先获机长证并满足累计飞行时间要求,加上培训考证人数激增,使得不少培训机构目前面临教员紧缺的局面。
无人机培训业或将“飞起”,你准备好了吗
培训的最终目标是推动技术的落地应用,一证在手,是不是就意味着在无人机应用领域从此风光无限?
实际上,无人机不同的细分应用场景对人才的需求程度、对技术的要求都不同,无人机“飞手”须明确自己的从业方向,现有一些领域,如植保市场已呈饱和状态,但整个农业应用场景仍有很多领域待开发。同时,更多应用场景领域都处于初步的拓展阶段,如测绘、应急救援等,普遍存在专业、高端应用人才稀缺的情况。
“随着‘低空经济’的‘起飞’,培训行业可通过逐渐完善‘执照培训+行业认证+实战演练’分层培养模式体系,与不同应用场景企业合作定向输送人才,使无人机人才培养体系化、场景化、多元化,最终实现我省无人机‘飞手’从‘量’到‘质’的跨越。”谷伟国表示。
无疑,随着无人机执照成为“飞手”职业标配,培训市场或将迎来爆发期。
“无人机的应用,核心是以技术取代人工。因此,对已掌握无人机操控技术的从业者来说,无疑多了一重技术加持。但是,准备入行的新手一定要清楚是否真的是出于热爱,比如无人机巡检、吊运等不仅需要掌握过硬的技术,还要常常深入偏远地区,随时能对设备进行维修等。”河南省无人机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叶志斌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