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市人社局和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共同就《关于做好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从挖潜扩容就业空间、提升就业能力、加强就业服务保障和营造就业良好环境四个方面,捧出暖心“政策礼包”。
就支持市场主体稳岗扩岗方面,意见稿提出,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全年归集市场化用工岗位需求20万个以上。激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一次性扩岗补助和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至2025年12月31日,落实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郑州市要加快全市事业单位,特别是区县(市)、乡(镇、街道)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进度,8月底之前完成面向2025届高校毕业生的招聘工作。优化国有企业岗位资源配置,加大校园招聘力度,稳定扩大其招聘高校毕业生规模。延续实施国有企业一次性增人增资政策,政策执行至2026年12月31日。
如果青年想自己创业,也有政策优惠:在资金、场地等方面向高校毕业生创业者倾斜,政府投资的创业孵化载体应安排30%左右的场地,免费供高校毕业生创业者使用。同时,还有优化一次性创业开业补贴政策,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提供相应保障等。
如何让学校培养的人才,恰恰是市场需要的?意见稿提出,鼓励高校围绕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转型、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低空经济及民生服务保障等人才急需领域,开设“微专业”和职业能力培训课程,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应用赋能就业培训。鼓励高校建立更灵活的学习制度,允许近年持续就业状况不佳的相关专业学生按规定转专业或辅修其他专业。根据意见稿,高校每个院系至少配备1名专职就业工作人员。
开展就业见习质量提升行动,围绕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健康照护、医疗服务等重点领域龙头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等单位,重点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发展的高质量见习岗位,全年募集不少于1.4万个见习岗位。鼓励开发区、区县(市)开展就业见习专场对接活动,全年为4000名大学生提供就业见习机会。对见习期未满与见习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给予剩余期限见习补贴,政策执行至2025年12月31日。
意见稿明确,郑州市要深耕百日千万招聘、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民营企业招聘月等专项行动,丰富先进制造业促就业、夏季招聘夜市行业企业专场、直播带岗等特色招聘活动。依托“乐业小站”等现有资源,新建、改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为青年群体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加强就业权益知识普及和劳动就业政策法规宣讲,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和校园招聘活动参与单位资质及岗位信息审核,依法查处虚假招聘等违法违规行为等。 (记者 马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