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持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意见》围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共提出了10项具体举措,明确一系列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之外设置附加限制条件,设置“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违反有关规定拥有非上市公司股份、证券、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严禁”行为,为政商交往划定了清晰红线,为我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供了政策指引。
全面落实惠企政策 破除市场准入壁垒
我省将完善涉企政策直达快享机制,推行“免申即享”,建立清单化落实和监测评估机制,严禁截留政策或选择性执行。全面清理市场准入隐性壁垒,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破除所有制歧视和地方保护。加强反垄断执法,制定防范干预市场清单,并深化招投标领域整治。通过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和协同监管,推动形成规范开放的市场环境。
我省还将深化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了解企业所急所需所盼,出台更多“合身”“解渴”“有感”的政策措施。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对出台的政策、作出的承诺,要言必信、行必果,做到有事即到、无事不扰、服务高效,坚决防止许空愿、放空炮。在联系企业过程中严禁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表面文章;严禁频繁打扰企业、增加企业负担;严禁当面表态好、事后落实差。
高效解决企业诉求 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
我省将健全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平台和12345热线功能,畅通企业诉求渠道。完善诉求收集、转办、督办、反馈闭环机制,限时办结并反馈,严禁推诿扯皮、不作为。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履行各类合同,解决拖欠账款问题,严禁“新官不理旧账”。
《意见》明确,在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方面,我省将健全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和常态化推进机制,完善覆盖全省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诉求“一线应答”,实现更多涉企政务服务事项一次办、高效办。同时,发挥“办不成事”监督窗口作用,及时发现、督促解决经营主体在“办理一件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严禁对企业故意刁难、冷硬横推,该一次性告知的不一次性告知、该一趟办成的让企业多趟办理;严禁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
我省将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落实行政处罚等领域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规范行政检查程序和行为,全面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行“扫码入企”,实施联合检查、联合执法,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行为的干扰。
纠治涉企“四风”严禁牟取私利
《意见》要求,全省党员干部在与企业交往中,要严守纪律红线,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严禁利用职权让企业报销个人费用,或对企业态度恶劣、耍特权;不得违规接受企业宴请、旅游等安排,或出入私人会所;禁止向企业借款、借车、借房,或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
在权力行使上,必须依法依规,杜绝以权谋私。严禁通过民间借贷在企业谋取高额回报,或违规干预企业经营;不得在工程承揽、资金扶持等方面为企业谋利并收受财物;禁止托企业办私事、揽业务,或充当“保护伞”干预执法。
党员干部要廉洁自律,管好亲属,防止利益冲突。严禁违规经商办企业、持有非上市公司股份,或充当“影子股东”;不得纵容亲属在管辖范围内从事影响公正履职的经营活动;禁止以低价购买企业产品,或无偿占用企业服务。(记者 马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