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毛云生 通讯员 周传杰
“这批水泵来得太及时了!”7月14日,息县杨店乡负责抗旱工作的干部激动地说,“我们乡有些地块距离主渠道远,或者小水源水位下降快,抽水设备不足是老大难。这批水泵来得非常及时,能快速把塘坝、沟渠里的水抽到急需的地块,解了我们‘最后一公里’灌溉的燃眉之急。”当日下午,中原农险股份有限公司息县支公司迅速行动,紧急调配资源,向该乡捐赠21台抗旱水泵,有效缓解了局部区域的“卡脖子”旱情,为该乡保苗保收增添了强劲动能。
连日来,息县大地热浪翻滚,气象部门连续发出高温预警,面对严峻“烤”验,为确保秋粮作物正常生长、稳住全县粮食安全基本盘,息县县委、县政府闻令即动,一场与高温干旱竞速的抗旱保苗攻坚战迅速在全县打响。
科学调水 精准滴灌解田“渴”
息县充分发挥大型水利工程的抗旱主力军作用。在息县西部和北部几个乡镇,从南湾灌渠引来的活水正缓缓淌入“口渴”的农田。南湾灌渠第一道闸口位于孙庙乡,汩汩清流正奔涌而出,沿着干渠、支渠流向广袤农田。
息县南湾灌渠管理所所长王俊介绍:“息县已于7月5日实施第三期引水灌溉工作,截至7月14日,引水1046.3万立方米。农业补水期间,按照先下游、后上游、有序灌溉的方法,有效管控1、2、3号节制闸闸前水位,会同灌区乡镇组织渠道清淤疏浚,努力扩大灌溉效益面积。”
在息县南部及东部几个乡镇,河南省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在没有全面完工的情况下,鉴于眼前特殊情况,也已于7月10日至14日,向息淮灌区送水140万立方米,向西石龙灌区送水5万立方米,有效保证了全县的灌溉用水需求。
农技下沉 田管“凉”方送到地
旱情就是命令。息县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多个抗旱技术指导组,顶烈日、冒酷暑,深入各乡镇生产一线,根据作物种类、生长进程、受旱程度,指导农户科学精准抗旱。
“水稻可以漫灌,玉米、花生、大豆推荐喷灌,尽量避免高温时段旱浇水,可以选择夜间浇水,漫灌后,需要预防根腐病、纹枯病、稻瘟病”。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新超一边查看旱情一边指导农户浇水。“有了专家现场指导,我们也要精打细算用好‘水’账。”村民张大爷一边浇地一边回应着。
电力护航 全力抗旱保丰收
国网息县供电公司迅速启动抗旱保供专项行动,用可靠电力和优质服务为秋作物“解渴”。该公司组织员工深入田间地头,利用无人机、测温仪对涉农线路、变压器、机井等进行全方位巡视,及时清理线下树障,对辖区内的农排灌溉设施进行义诊,杜绝用电设备“带病运行”,并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建立“网格化+微信群”服务体系,依托“村网共建”平台、“我要找电工”小程序,实时响应村民用电诉求和故障报修,大力开展带电作业抢修。此外,该公司还简化用电报装流程,实行“一证受理”,对于无法提供产权和主权证明的急需灌溉的用户,提供“当天申请临时表计、当天安装到位”的服务,并紧急配置20余台应急发电设备待命,随时满足有需要的群众的灌溉用电需求。
今年以来,该公司紧盯服务农业生产用电需求关键环节,对全县机井进行排查,新建配电变压器22台,架设10千伏线路8.37千米,涉及机井170眼,惠及5个村,受益农田13627亩,容缺受理1898户村民灌溉用电安表申请,为粮食稳产提供了可靠的电力支撑。
“当前,各乡镇已把抗旱保苗工作列为头等大事来抓,后续,我们将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调整应对策略,及时解决水、电、技术指导等问题,确保抗旱工作取得扎实成效。”息县副县长刘创在安排抗旱保苗工作时再次强调。言犹在耳,高温仍在持续,但息县的广袤田野上,清流奔涌、干群同心,全力护航抗旱保苗。